![](https://img.haomeiwen.com/i6649074/5424b76eceb56462.jpg)
人生最初几年的时间里,也就是婴幼儿时期与近亲,其实是实际照料婴儿的人的关系,会在脑中一直留下印记。
虽然后来不一定会具体记得,但电脑是储存了的。海马体负责记忆,杏仁核储存特有的情绪信息。综合起来就是早期记忆。而那时的大脑皮层还没有发育。
人生早期的人际互动关系成为一个人基础的情绪经验。所以有些时候说的性格是天生的,并不是指遗传等因素,而是婴幼儿期形成的这种情绪经验记忆导致的后期情绪控制力的发展。
这影响使非常深远的,杏仁核里储存的记忆,难以用语言叙述,但是这却是实际存在的情感草图。这些在婴儿自身的语言能力形成之前就已经储存下了。所以情绪困惑的问题实在是要追溯到一个人的早期的人生阶段。
早期心理疾病的治疗,前额叶切除手术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用以减轻情绪困扰的问题,然而后来才发现,切除了前额叶虽然解除了病人的一些消极情绪困扰,但后遗症是因为神经回路被破坏,所以大部分情绪都消失,人生陷入一片灰色。
所以,人类正常的情绪控制力,也就是情商的实际体现是来源于杏仁核和新皮层的相互连作用的结果。感受和思维,原发情感触动力和思索分析能力的平衡形成的,也就是说感性和理性不冲突,实现平衡是最好的。
婴幼儿及童年经历塑造了个体情绪的神经回路,基本上是一个人一生情商和思考力的重要基础
如果在大脑皮层的思索能力发育完备之前,最重要的杏仁核的情绪储存里负面记忆很多,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这样可悲的实例,比如各科成绩都非常好,也就是说智商和学习能力都不错,但仅仅是因为老师给了他一个不良的分数,而拿刀把老师砍伤的优等生是有的。甚至相对于差等生来说,可能优等生这样的情况更极端。
在婴幼儿和儿童乃至青少年时期,作为孩子身边直接接触和陪伴的人,一定要努力去帮助给孩子建立健康完整的神经回路。情绪智力比智商更能决定和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懂得自己且能够有效处理自己和他人感受的人,在人生几乎各个领域都有优势的。无论是亲密关系,比如亲情爱情友情,或者是职场工作,比如办公室的政治,职场正常竞争等。情商不仅与智商不是成反比的关系,更可以说,情商低会严重损害其思考能力和工作的效率。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认为,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最重要贡献,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引导他们找到自己想要努力发展的长领域。教育不只是知识和竞争教育,还应该包括素质和合作教育。
20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以行为主义为本,直到20世纪60年代,认知革命到来,心理学研究焦点才上升到心智,但仍旧未把情绪作为研究对象。很显然,这样的心理学研究是不完整也难以成系统的。
无论如何,智商和情商,天才和社交达人这两组概念都不是互相矛盾的。
20世纪20到3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更提出,社会智力是指理解他人以及巧妙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就是说社会智力就是智商的一个方面。
我们要逐渐学会有意识地监控自己情绪的能力,如果这方面做的太差,就容易陷入听命于感受的沼泽。对自己的情绪积极把握,并且善意调整的人,对生活有更强的掌控力,更容易实现理想和获得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