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腾讯“9.30变革”,直接把产业互联网推上了风口浪尖,中国互联网的战车也就此历史性地从消费互联网的争夺转向了产业互联网的圈地。
尽管这比通用电气提出“产业互联网”的概念,晚了六年时间,也比阿里巴巴大张旗鼓地推进“五新战略”的产业互联网布局,晚了整整三年时间,但没人能够否认,是腾讯点燃了产业互联网的热情。
“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马化腾发出知乎提问后,媒体人也敏感地意识到,这场由巨头发起的产业互联网发展跃迁背后,更宏大的背景是人们面临一场突破基础科学“无人区”的长征。
在不到1年时间,国内产业互联网的争夺,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到胶着的“中场时刻”——华为、阿里、腾讯、百度,各大巨头不约而同地“All in”产业互联网,从B端的零售、金融、制造、农业、医疗、旅游,到G端的政务、交通、智慧城市,各自展开了产业圈地运动,建造属于互联网下半场“数字化轻资产驾驭物理世界重资产”的理想国。
本篇文章,我们将通过“圈地萌芽、建立共识,算力之战、数据之战、大脑之战,生态之战、标准之战、物联之战”等,总8个章节、分“上中下”三篇,来解说国内的产业互联网“中场战事”,详细解读当前产业互联网的认知层级、竞争状况及未来趋势。(注:本文观点参考了商业向心力创始人杜鸣皓即将出版的《轻资产时代》一书)
(1)圈地萌芽
HBAT四大巨头是这场互联网历史性转向的绝对“带头大哥”,产业互联网的萌芽,也以他们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拉开大幕。
互联网巨头们,各自集结了以“云计算”为核心,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技术等为辅助的“战斗集群”,一路激进地开疆拓土,把智慧互联网的触角从虚拟世界急速地伸向物理世界,原本僵化孤立的传统产业,纷纷将“半条命”交给密布着神经网络、可智慧化运行的新商业生态,让整个商业世界开始有了互联网的生命律动。
1、AT的“圈地运动”:轻资产驾驭重资产
三年前,阿里和腾讯率先发起了产业互联网的“圈地运动”,他们从金融行业的“破壁”开始,挟第三方支付工具、大数据、云计算等战略级武器,把新零售当成了第一个受到“饱和攻击”的战场,两大巨头纷纷举起了“资本+技术”的大棒,在短短两年时间就实现了新零售战场的速战速决。
此后,腾讯和阿里的产业互联网圈地战事,开始在更多的行业赛道上展开,唯一不同的是淡化了“资本”的作用。其中,阿里攻入了沿海制造、交通物流、能源电力、农业农村等赛道,腾讯则攻入数字政务、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赛道。
AT之间激烈的圈地争夺,从近两年各个行业、各大城市的“上云率”、“用云量”等数据的激增中就可窥见一斑。事实上,“用云量”这个词直接就是来自腾讯的发明,它是很好地衡量各行业产业互联网化的指标,而阿里的数据更为直接,全国一半的上市公司已经接入了阿里云,足见这场圈地运动的激烈与胶着。
商业向心力实验室杜鸣皓认为,AT在各个赛道的产业互联网布局,本质上就是一场“轻资产驾驭重资产”的圈地运动,接下来,各行业将把“半条命”交给AT进行“共生”式协同管理,传统产业的边界和城墙都会被拆掉或形同虚设,未来,没有一家大企业能够“独善其身”,必须接受作为产业互联网共生节点的事实,这也将会成为互联网下半场发展的一个常态。
2、华为的“未来版图”:瞄准智慧商业的底座
产业互联网的“中场战事”,最惹眼同时也最有潜力的,当属作为后来者的华为,这家稳字当先的实力派,被人绊了跟头连个踉跄都不打,反而酝酿起磅礴之势,反手就给美国佬一个大耳光。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华为,可能是产业互联网唯一一个谋全局、谋万世的战略家,未来十年,华为携5G大杀器和全栈全场景的芯片,势必要把属于物理世界的一切智慧化地连接起来,他要赢得的是产业互联网的“终场之战”——产业互联网的物联网阶段。
从现在开始,华为的主要任务,是让一切软硬件设备首先智慧起来,通过5G和覆盖云管端的全栈全场景芯片、算力,以及普适的鸿蒙操作系统,打入到C端的智能手机、电脑电视、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汽车网联以及B端的工厂机器、仪器仪表甚至土壤空气等领域,构建一个万物智联的未来商业版图。
在C端,目前华为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处于绝对第一的位置,其他核心C端领域的硬件设备的开发也已经提上日程;在B端,华为也广泛连接从汽车、金融、政务、制造、能源到医疗等各行业伙伴,着眼未来的产业物联网布局建立完整的生态;在云端大脑,华为云将提供像电力一样便捷的算力及产业AI开放平台。
可以说,华为并不急于与AT比拼眼前的“产业圈地”,这对他来讲太急功近利,同时挟持C端来联结B端也不是华为强项,他瞄准的是未来智慧商业的底座,要成为各行各业“数智化”高楼平地起的坚实地基,而非像AT一样是地基之上的钢筋水泥,所以,华为的野心,远比AT更大。
3、百度的“赛道抢跑”:押宝人工智能
HBAT中,李彦宏像是一匹独狼,想啃下产业互联网最肥的肉——人工智能。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产业互联网战事中,与阿里、腾讯、华为稳扎稳打的地面推进不同,百度十分冒险地发动了一场“空天之战”,抢跑了产业互联网中最为陡峭的一条赛道——人工智能,如果说产业互联网是一场商业珠穆朗玛的攀爬赛,那么百度显然选择了难度更大的“北坡”。
今年11月5日,源于产业人工智能实践的开源深度学习平台,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开源深度学习框架——百度飞桨开放和升级了21个产品方向,数据显示其累计服务了150万开发者和数万企业用户,百度承诺未来还将加大产业生态扶持力度,包括10项AI课程、1000家AI企业智能化赋能以及1亿元的GPU算力支持,这可以说是百度人工智能即将力推AI大规模产业化的前奏。
但是,相比于AT在各赛道“圈地运动”、华为打造“智慧商业底座”的一路凯歌,百度押宝人工智能的道路似乎并不顺风顺水,重金打造的“阿波罗”自动驾驶项目,产业化之路依然遥遥无期,百度AI开放平台的其他项目,也大都处于商业化起步阶段,没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只有小度助手找到了智能音箱等产业应用的突破口,百度智能云也是勉强跻身第一阵营,落地案例也无法与AT相提并论。
所以,在AI应用落地整体没有找到引爆点之前,百度人工智能产业化的前景依然待考,我们看好百度,但不知道他会何时爆发。
(2)建立共识
产业互联网,承载着HBAT新十年的宏图大梦。但是,它究竟是个什么网?
在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看来,产业互联网似乎只是“云计算”在游戏、电商、金融、旅游、教育、医疗、政务等各B端产业领域的落地,腾讯为争抢产业互联网的蛋糕而新成立的部门,也叫“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显然对标的正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云智能”。
那么,产业互联网,真的就是以“云计算”为核心的互联网吗?
尽管截至目前关于产业互联网是什么,从聚焦产业互联网的几大互联网巨头,到各大研究机构,还没有建立起统一共识,但在商业向心力实验室看来,以“云计算”为核心定义产业互联网,可能只是巨头们略显偏颇的一厢情愿,因为“轻资产驾驭重资产”的理想国,远比云计算所框定的未来版图还要广袤、无垠。
总体来看,关于产业互联网是什么,最接近终极答案的思考来自于“华为”,他强调产业互联网的“智慧化、物联化、低时延”属性;而现实落地最好的当属阿里巴巴及旗下蚂蚁金服,阿里云强调推进各行业建立“行业大脑”,蚂蚁区块链强调建立人、机器和商业体(注:“商业体”是《末端爆发》一书首次提出的概念,代指商业基础设施2.0的接入者)之间齿轮化高效流转的“价值互联网”;最了解角色本质的则可能是腾讯,他强调作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工具箱”;最具理想色彩的当属百度,他想直接跨越产业互联网的初级阶段,让产业互联网实现全链路AI化。
相比于消费互联网的“纯线上”或“O2O”的同维空间PK的玩法,产业互联网则玩得完全是另一套“逻辑”——高维打低维,二向箔攻击。接下来,我们将就“产业互联网是什么”建立统一共识。
1、产业互联网三重架构:传统骨架、神经网络和运维大脑
关于产业互联网是什么的问题,先听听商业向心力实验室怎么说:
根据商业向心力实验室的定义,产业互联网是建立在全新的“传统商业骨架+全链神经网络+核心运维大脑“三重架构基础上的互联网,解决的是“供给无缝对接”,建立“镜像生产关系”和“量子化组织”的问题,是一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从工业化社会向智能化社会的跃迁。
下面,我们用七个提问来具体回答是什么产业互联网。
[if !supportLists]① [endif]、什么是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商业基础设施的智慧化升级,是在传统商业的物理骨架基础上,增加“神经网络”和“运维大脑”。所以,根据商业向心力实验室给出的定义,产业互联网是三层架构的智慧互联网,构成一种”传统骨架+神经网络+运维大脑”的智慧化、生物性经济形态。
我们以“交通行业”的产业互联网为例:物理性的交通路网、车辆等属于第一层架构——交通骨架;遍布交通要道的摄像头、传感器、汽车终端等是第二层架构——神经网络;综合管理城市交通流量进行云计算、雾计算等的交通大脑是第三层架构——运维大脑;这三者有机组合,构成了完整的交通行业的产业互联网。
所以,简单来说,产业互联网就是“传统骨架+神经网络+运维大脑”三重架构的新经济形态。这一观点,也出自商业向心力创始人杜鸣皓即将出版的新书《轻资产时代》。
很多媒体以为,产业互联网就是“To B的互联网”,就是传统商业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流程再造,从而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这种产业互联网认知还停留在“互联网+”的层面,并没有接近产业互联网的本质,因为产业互联网将是智慧商业网络,绝不是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简单叠加。
②、产业互联网考验的是“To B能力”?
并不是。
产业互联网是以算力作为“核心生产力”,以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资料”,以算法代替过去企业厂房的“机器运作”,从根本上考验的是商业的智慧化能力,而不是表面上看起来BAT巨头们的“To B能力”。
所以,认为“产业互联网考验的是有没有To B能力”的观点,认为“腾讯没有To B基因就做不好产业互联网”的说法,既业余,又可笑。“To B基因”也好,“To G基因”也罢,根本就不是发展产业互联网的必要条件,基于算力、数据和算法的商业智慧化能力,才是真正考验产业互联网的核心,能否搭建“传统骨架+神经网络+运维大脑”有机组合的三重架构智慧系统才是真正考验。
譬如,阿里能将产业互联网在各行各业落地开花,并不是因为他有To B基因,而是他拥有近乎成熟的商业智慧化能力——也就是张勇反复提及的“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尽管我们并不认同这样的提法)。
③、没有“云计算”,能不能发展产业互联网?
不能。
云计算平台是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基础设施,是串联产业互联网第二层架构(神经网络)和第三层架构(运维大脑)的中枢系统,正是云计算提供的算力,保证了整体的智慧化、生物性经济形态的稳定运行,各个行业的“行业大脑”,都必须建立在云计算的算力保障基础上。
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够与众多行业联手建立“交通大脑”、“工业大脑”、“金融大脑”等行业大脑,就是因为阿里巴巴云计算作为核心基础设施进行数据处理,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算力。
④、HBAT,谁是“产业互联网”集大成者?
答案是华为。
产业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或者说消费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就是他将会智慧化地连通传统的“物理世界”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竞争层面实现高维打低维,这是与消费互联网本质的不同。
目前,在HBAT中,只有华为集成了从终端硬件、操作系统到核心算力的一整套物联网解决方案,所以这意味着未来只有华为能够在产业互联网的“三层架构”上建立起完整的产业生态,并且实现云、管、端地打通产业互联网的神经网络和运维大脑。
除了硬件和网络,产业互联网比拼的是“操作系统”能力。如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iOS和安卓一样,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国内阿里巴巴的“AliOS”系统,是可以与华为的“鸿蒙”系统对标的一款操作系统,但限于阿里巴巴不做硬件,未来能够有多少联网硬件使用AliOS是个未知数。反观华为,已经建立起了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全场景的硬件开发计划,尤其每年2亿多台智能手机出货量,一旦都搭配鸿蒙操作系统的话,华为显然会比阿里更有优势。
同时在核心算力方面,华为可以提供全场景的芯片和算力保障,未来计划将让算力像电力一样触手可及。当然,阿里、腾讯具有软件开发和服务方面的基因优势,借助云栖大会、全球开发者大会,也已经建立起软件开发和服务生态,这将会是考验华为能力的重要一环。
但追根究底,产业互联网考验的将是能够智慧化地连接和服务多少亿台物理设备,并因此与多少亿个人建立起全场景的高频决策连接,而不再是像上一个时代简单地连接多少个人和商家了。
⑤、当前的产业互联网,为什么是阿里、腾讯的发展最为迅猛?
先发优势。
从资本条件、可用工具箱和业务模式三个层面来看,国内只有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产业互联网先发优势最明显,两大巨头通过极具扩张性的资本运作,叠加自身技术和客户积淀优势,把零售、交通、政务、金融、旅游等领域作产业互联网的试验田。
可以说,新零售是产业互联网的第一个大规模的“试验场”(本来应该是金融行业,但金融行业玩P2P跑偏了,并且不接受资本层面的整合,所以阿里自己孵化出一个蚂蚁金服,腾讯孵化出一个微信支付,玩起了“新零售”圈地),阿里巴巴和腾讯通过大规模的资本投资行为,将大润发、银泰、三江购物、新华联、永辉超市等传统商超整合到自己的产业互联网试验场中来,积累了第一波产业互联网发展经验。
ToG端的智慧城市连同数字政务,是AT产业互联网的第二个大规模“试验场”。
在这两场试验场中,庞大的资本投资能力,第三方支付、精准大数据、云计算等工具箱,以及海量的To C流量,都是阿里和腾讯的先发优势,是百度、华为不可比拟的。
以资本投资为例,相比阿里、腾讯“投行化”的成功,一直聚焦主业的华为直到2019年4月,才动起了发展创投业务的念头,成立“哈勃投资”。这也是为什么当行业都在谈论“腾讯系”、“阿里系”、“百度系”、“小米系”的时候,却鲜有人提“华为系”的原因。同时,相比阿里和腾讯投行化的成功,百度的投资乏善可陈,此前很多大手笔投资均难称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百度的产业互联网资本圈地试验。
⑥、京东、美团、滴滴,处于产业互联网“第二阵营”吗?
产业互联网主要的特点还是“商业智慧化能力”和“跨界协同共生的能力”。
从目前来看,除了HBAT以外,其他几大互联网巨头的“跨界共生”现象既不明显,也不上规模,主要还是聚焦主业为主,只是自身的商业智慧化能力有提示,甚至还要接受HBAT赋能,比如美团、京东都没有摆脱对腾讯赋能的依赖。类似滴滴、美团、京东,目前都算是细分行业的“产业互联网”,与茅台云商等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不能以第二阵营来论。
⑦、任正非、马云、马化腾、李彦宏,谁的商业思想最能代表“产业互联网”?
印象中,任正非鲜有提及“产业互联网”,他更关心IoT,马云似乎也不屑叫“产业互联网”,他还是比较喜欢用“五新”,李彦宏是“产业+人工智能”的坚定捍卫者,可能只有马化腾是产业互联网的坚定支持者。
但其实,最能代表产业互联网思维的其实是马云的“五新”。在商业向心力实验室看来,张勇的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理念,并不能真正代表马云对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思想,这从马云从未在公开场合谈及“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就能看出端倪。
商业操作系统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它很难具有普适性。因为假设它存在,商业操作系统是需要分行业的,比如交通行业和金融行业的操作系统就会截然不同,因为他们的物理基础设施就不一样,想要把交通基础设施和金融基础设施完全打通接入一个操作系统,什么样的万能“算法”能够适配呢?反过来说,如果它不是一套普适算法,而是需要分行业定制,它也就不能称之为“操作系统”。相比之下,马化腾还是比较清醒的,他知道腾讯在产业互联网中的角色只能是“助手、工具箱”,而不是什么“操作系统”。
而且,每家企业的商业模式都不同,一千家企业就有一千种商业模式。未来智能商业世界更是会突破现有商业模式的限制,甚至消费者的“一次性购买”的行为也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付费使用”,因为用户无法负担产品附加的“智慧系统”的费用,而只能采用类似爱奇艺、Netflix的会员付费使用模式,届时天猫、淘宝这种B2C、C2C模式也可能将不复存在(详见《末端爆发》一书),所以想用一套操作系统把所有商家都套进来,只能说想法太天真。
建立统一商业操作系统的想法,就像在每一个星球上都建立一个“地球生态系统”一样荒谬。更何况,没有一个行业会真正把“大脑”交给别人,更不会把数据这项重要的生产资料交给别人,阿里也好,腾讯也罢,他们都只能是一个向“虫洞”一样的“通道”,帮助其他市场主体实现从原始向智慧的加速和穿越,但智慧却并属于“虫洞”,也不是“虫洞”创造。
2、产业互联网三大贡献:供需无缝对接、镜像生产关系和量子化组织
现在,BAT是推进产业互联网的“主角”,但BAT在产业互联网中的最终角色,无论是To B领域,还是To G领域,都只能是“配角”,不可能喧宾夺主。他们担当的角色,是帮助其他商业基础设施或商业主体进行智慧化升级,他们的角色是,建立类似“虫洞”一样让低阶商业文明穿越到高阶商业文明的连接,而不是越俎代庖,成为新商业文明本身。
产业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对经济的显著贡献,将体现在三点:
一是帮助解决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时空错配问题。让供给和需求无缝对接,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因此减少或消灭“库存”,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则会减少需求满足的时间成本(这一点参考了商业向心力实验室出品的《末端爆发》一书中关于“商业基础设施2.0”的观点),换句话说,现在坊间一直在谈论的“供给侧改革”,将高度依赖产业互联网;
二是帮助解决生产资料使用效率及生产力的提升问题。产业互联网将把传统的生产资料“一分为二”地使用,一份是物理性的生产资料,另一份是数据型的生产资料,比方说,一台机器即是一个“机器系统”,又是一个“数据系统”,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来促进机器效率的提升,尽管生产资料的绝对数量没变,但产出更高了,效率更高了。这意味着,产业互联网将在传统生产关系基础上,建立一种“镜像生产关系”,用“镜像生产关系”的低成本数字化试错,来寻找“最优解”,然后付诸实施。这就像现代战争前要“计算机推演”一样,先庙算胜,然后再发动真枪实弹的战争。
三是帮助解决“大企业病”和“量子化组织管理”等管理难题。现代企业的典型特征是,发展越大越臃肿,越不灵活、僵化,层级越来越垂直化、反映极慢;产业互联网将会重新进行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让组织管理从过去的垂直化、专业化、标准化,向矩阵化、量子化、智慧化过渡,就像量子比特既可以是1也可以是0一样,在产业互联网的新组织架构中,未来的每一位员工都是双重角色,即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所有员工实时地通过企业的“神经网络”与“运维大脑”建立连接。比方说,道路上的交通指挥员,将不需要听从上一级交通队长的指挥,而是与城市的“交通大脑”建立一种智慧化的连接,自己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综上,产业互联网是三重架构:传统骨架、神经网络和运维大脑;产业互联网将带给经济社会带来三大贡献:供需无缝对接、镜像“生产关系”和量子化组织。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三重架构”和“三重贡献”将会勾勒出HBAT的产业互联网理想国。(注:本文作者,杜鸣皓,商业向心力创始人,侵权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