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送大宝去上兴趣班,路边草坪上,瞄到一朵紫色毛绒小花,“含羞草!”我兴奋的叫说道。大宝忙蹲下来,新奇的去碰它的叶子,叶子像个敏感害羞的小姑娘,立刻缩在了一起,大宝说:“妈妈,含羞草真好玩,这太神奇了。”
它是谁
含羞草(学名:Mimosa pudica),是豆科含羞草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独特的生理习性有着众多的昵称:含羞草被人触动,触处的叶子会立即合拢,双双并合在一起,像人害羞捂脸一般,故被人称为“含羞草”、“怕羞草”、“知羞草”、“怕丑草”;人们对着它大声呼叫,它的叶子也会并合,因此也被称为“呼喝草”、“喝妖草”、“惧内草”(惧河东狮吼)。
含羞草的叶子还会依据光热情况并合与打开。它的叶子晚上并合,早上打开,如同人要在夜间睡觉一般。中午也有一个这样的过程,颇似中国人午睡的习惯。因为它对时间掌握得好,像自带了手表,故有“知时草”之名。
其实含羞草开花时的一个个小球并不是一朵花,而是许多小花所形成的花序。假如小心地把小球上的每一个小单位分开,就可以看到每一个小单位都是一朵小小的花,有花瓣、雄蕊、雌蕊,不过要观察到这样的景象,你得有足够的耐心,因为这小花实在太小了。
它叫“草”,但却呈灌木状,茎上长满了钩刺和刺毛,果实(荚果)的周围也长满了刺毛。
它从哪里来
含羞草原产于美洲热带的巴西,由于这种植物生长力顽强,所以在不少国家,含羞草都被当成是一种野草,很早之前,欧洲人在美洲登陆偶然发现并带出了美洲。
什么时候来到中国的呢?有说含羞草在清朝时被荷兰人引入到台湾,还有说是法国传教士为博的乾隆的好感,进献给皇帝一些西方的奇花异草,其中就有含羞草。乾隆哪里见过如此植物,当场“龙颜大悦”。算起来,含羞草如今到中国也有300多年历史了。
你也许不知道,这个外表娇羞的植物,其实是名副其实的入侵植物,可以成几何倍数无休止繁衍。目前含羞草在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均可开花结实,实现自我繁殖。含羞草全株有毒,主要是含羞草碱的缘故,广东西部和广西南部曾有牛误食中毒死亡的报道。如果人误食会中毒,引起白内障和生长抑制等,过度接触它还会引起毛发脱落。
它为什么害羞
含羞草特有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含羞草原产热带南美洲的巴西,这里经常有大风和暴雨。每当第一滴雨打着叶子时,它的叶片立即闭合,叶柄下垂,就可以躲避狂风暴雨对它的伤害。此外,这也可看作是一种自卫方式,动物稍一碰它,它就合拢叶子,动物也就不敢再吃它了。
它的叶子能动,而且动得非常快,可以说是很容易“激动”。含羞草的小叶片、羽片或者整个叶的基部都有一个膨大的叫做叶枕的结构,当它受到外界刺激(触碰、吹打等外力)后,细胞内经过了一系列快速的过程,最终导致叶枕细胞迅速失水,就这样,原本膨胀的充满水分的细胞干瘪了,原本挺立的叶子也就失去支撑,耷拉下来了。
有人做过研究,在受刺激后的0.08秒内,含羞草的叶子就会闭合。刺激之后,一般再过上5~10分钟,一切又慢慢恢复正常,小叶又展开了,叶柄也竖立起来了。若是继续逗弄,接连不断地刺激它的叶子,它就会“厌烦”而不再发生任何反应。这是由于连续刺激使得叶枕细胞内的细胞液流失而又不能及时得到补充。
一颗小小的野草竟然蕴含如此多神奇的秘密,迫不及待想种几颗观察(wan)观察(wan).....
温馨提示:
含羞草的花、叶和荚果均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但有微毒,不宜放在室内,可养在阳台或植于室外。
观赏含羞草,不建议为了看含羞草“害羞”而经常去触碰草它,过于频繁的动作会导致含羞草过早枯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