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典文本的历史继承、发展和时代局限

经典文本的历史继承、发展和时代局限

作者: fcb12615e0bc | 来源:发表于2024-12-10 21:18 被阅读0次

三、经典文本的历史继承、发展和时代局限

不可讳言,孟子全称判断的人性善在逻辑上是不完善的。这并不奇怪,人的经验的有限性与全称判断的无限性是永恒的矛盾,以偏概全是难以避免的。特别是以比喻多层次推理推出的全称判断,其层次推进与气势成正比递增,然其内涵的可信度则成反比递减。孟子只能用感性说明,并不可能成为理性的“论证”。可见孟子的浩然之气并不是绝对的,也有并不浩然的时候。例如,《〈孟子〉三章》中的《富贵不能淫》作为格言留存在后世脍炙人口,但文章本身并没有孟子那种雄辩的浩然之气。文章提出的问题是:公孙衍和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为什么不是“大丈夫”?孟子的理由是:“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汝)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丈夫)!’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说得很明白,是“妾妇之道”,并不是什么“大丈夫”之道,逻辑上是断裂的。下面跳跃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在逻辑上又一次断裂。再下面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与“妾妇之道”在逻辑上是第三次断裂。最后的结论:得志“富贵不能淫”,不得志“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虽然掷地有声,但构不成因果关系。这与开头提出的公孙衍、张仪为什么不是“大丈夫”,几乎是文不对题。究竟使天下血腥纷争结束之人是“大丈夫”,还是不得志就坚守自己的理念独善其身是“大丈夫”?孟子的浩然之气在这里不止一次地断裂。这是孟子思想的局限,也是比喻推理的局限。比喻推理好在感性生动,但并不能直接论证。因为比喻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或者观念之间有一点相同,从量上来说,不全面,异多于同;从质上来说,则本质不同,同只是暂时的,一次性的。如花红似火,只在红这一点上相同,在性质上则不同。花有植物的生命,而火则没有生命。花有香气,火有灼热。比喻的功能就是在“红”这一点上,提供鲜明的、特异的瞬间的可感性。

相关文章

  • 诗的民族发展

    诗的民族发展· 诗的传统继承与发展是诗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所持有的基本特征.在传统继承与发展方面,传统的历史继承是第...

  • 家居花艺的东方古典与现实

    回溯插花历史,古代的人对花的欣赏进而产生天然萌发的美学意识,随着历史发展,既有传统的继承,又有随时代变迁,不断创新...

  • 时代局限和格局局限-20200807

    时代局限: 这个结论往前或往后放3年、30年,还会适用吗? 格局局限(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没有直接解法,多看世界、...

  • 尚书学习笔记1

    要来学习尚书这类经典文本,就必须先了解它的历史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才可以尽量客观真实的去学习它,而不是忽略它的时代,...

  • pom-parent-dependencyManagement

    :和Java继承一样,只能单继承,具有局限性

  • 农耕思维

    人类历史的发展大约经历了4个时代:狩猎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互联网时代。 不同的时代,指导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思想...

  • 解读名著的中学生亲和文本——九年级版

    解读名著的中学生亲和文本——九年级版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社会对阅读越来越陌生,对时代留存的文学经典越来越淡漠。然...

  • 读《社会契约论》

    经典会过时,因为时代背景的限制;经典不会过时,如果在历史发展观去看待。 “人生而自由,却又时时处在枷锁之中。自认为...

  • 九五二之过去怎么干和怎么看

    经验是历史的总结,指导未来的实践。经验有局限性,在于过往的环境条件下产生,随着时代发展,既往的理念、方法不适应。 ...

  • 草书的特质和其创新、发展(三)

    三、 创新、发展的路径 1、继承。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继承,只有继承才能创新和发展,但关键是继承什么?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文本的历史继承、发展和时代局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za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