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周敦颐《通书·文辞》中写:“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现在的孩子们,出口成不了章。大多有以下几个困难:
1.文章的整体性不足。有些学校教过脑图阅读脑图写作,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可大多孩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是线性构思,线性书写。导致前面的人物或者事件在后期衔接不上。
2.片面追求拔高主题。孩子的眼睛和思维,被口号式写作给禁锢住了。僵化的教材编辑和题库是罪魁祸首。
3.碎片化吸收学科知识。缺乏系统性输入知识的过程。
文以载道那么回归正题,如何修炼呢?
1.道
2.术
先说道:
写作伊始,无非无事化有事。天天日日写。私以为这些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帮助。天下之大,固然无一物不可落笔。只是因何落笔,很多孩子不明白(特别情商偏低的那些娃娃们,笑)。即便诗仙,也有干巴巴的《赠汪伦》。对三观没有完全确立的孩子们来说,情字,最易把握。亲情、友情、师生情,但凡绕着这些情感写,基本分都在了。
再说术:
这和孩子们的阅读量,敏锐度,提炼能力等等息息相关。
术,使用的不好便有了江湖气脂粉气。这些需要不同时期的小练笔练练手。孔子老先生都说:不读诗,无以言。
读诗,读儿童诗。是培养低幼期小朋友语言敏感度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到了中高年级又需要多读散文。之后我们再推荐一些小学生易读易懂的散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