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龙场悟道

龙场悟道

作者: DJ大队长 | 来源:发表于2023-02-17 11:55 被阅读0次

想必在座的各位都对龙场悟道有着很深刻的印象,这意味着,这是王阳明一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上次我们说到,王阳明被太监刘瑾投入锦衣卫大牢后流放,流放到了贵州龙场,然而,那里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在那里,王阳明并不能与土著人对话,而且那里的环境很潮湿,对他这种中原人极其不友好,因为他是不适应这样的环境的,甚至房子都要拿茅草和树枝来盖!

更不妙的是,自己没有先倒下,剩下的几个随从却倒下了,王阳明没有办法,只能照顾这几个随从,他自己上山劈柴,烧火,做饭,并且在随从渴了的时候自己去取水,这谁才是真正的仆人啊?这个时候我真的不由得想问了?而且王阳明如果在他们因为生病的时候环境影响而郁闷的话,他还会读诗唱歌,还不高兴的话,自己就编个歌曲,就比如说,他们不想听诗歌了,王明就会编出类似江南style的搞笑歌曲。还会讲给仆人们一些笑话!(当然不可能是冷笑话)这只是个例子,供大家参考!王阳明真的,我哭死,但是这都不是重点!在这之后,王阳明在半夜突然,说出一句话:“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在半夜的时候,还梦见有人在呼唤他,他发现是五位圣贤,他突然惊了,而梦中这些圣贤告诉他,道是需要做到的,知道了,以后要去在生活中实行出来!而王阳明突然在梦中说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心即理。”也就是说,圣人之道,要用性去体会出来。自己的内心,修炼成功就是理,但是知道了,也就是修炼成功可不行,还得去实行出来,也就是立己后再达人,王阳明便悟到了知行合一!就是要立己,之后达人,也就是传承出去!这就是道之所在

那问题来了,杨明悟出的道与程朱的儒家有什么不同吗?阳明悟出来的道是立己达人,他是继承了孔孟,而朱熹则是把心即理变成心和理,朱熹认为,心和理不是一回事的。所以他觉得必须先得到心,才能得到理。

王阳明38岁,还在贵阳,但是他开了一个书院,来讲解知行合一,这个时候,有一位儒家的大佬叫做席书,比王阳明大了十几岁,他来拜访王阳明,并问王阳明:朱、陆两者的儒家学说有什么不同?王阳明是回答了自己所悟到的知行合一,并没有告诉席远山(远山是他的字)这两者的异同,远山怀疑王阳明的知识程度,走了。第二天他又回来了,又把同样的问题问了一遍,王阳明这回回答他:“圣人之学复睹于今日,朱陆异同,各有得失,无事辩诘,求之吾性本自明也。”远山突然说道:“大师,我悟了!我能不能拜你为师?!”结果这个比王阳明大十岁的先生当场就拜了王阳明为师!那问题来了,远山怀疑的是什么?他怀疑的是,王阳明为什么没有回答朱陆之学的差距。而王阳明说的则是,道德理学和尊德心学,这两个部分都是朱陆两者不同的地方,而这样也就是知行合一,将这两者合起来,而知行合一也正是和龙场步道之间悟出的心即理是有关的,是一个意思,知道了,用心体会到,就要去做,去行,所以这两个道理是一个意思,所以,王阳明将悟出的道理讲给了他

是的,知行合一,只有知道了和做到了,才算真正的完成,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需要经常去知行合一!

相关文章

  • 王阳明一生三次悟道

    【龙场悟道】是第一次:1508年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内容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龙场悟道,得出“心即...

  • 关于龙场悟道的理解

    龙场悟道,王阳明究竟悟出了什么? 龙场悟道之前,王阳明一直寻求如何做一个圣人,圣人会怎么怎么样,龙场悟道之后,王阳...

  • 龙场悟道

    心学史的开篇“龙场悟道”,归纳为八个字则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用王阳明的解释就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无所...

  • 龙场悟道

    黄叶别树雨辞云, 格物经年未通神。 悟道天理即人欲, 我是前生面壁人。

  • 龙场悟道

    心即理 向自己的内心求理,吾性自足

  • 龙场悟道

    为什么一定是龙场呢?难道在别的地方就不能悟道吗?不得而知,但是王守仁确实是在龙场悟出了心学的精要,在一个充满瘴气,...

  • 龙场悟道

    圣人之道,吾心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 清静而艰苦的龙场生活恰恰给王阳明提供了一个深入反省的机会。一天半...

  • 龙场悟道

    鄙人小学而大学,十年寒窗勤苦读 二十又三找工作,工厂车间下基层 扎根两年锤意志,走投无路奔成都 从事市场于金蝶,自...

  • 龙场悟道

    《知行合一》的开篇序章就讲述了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故事。 明武宗正德元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

  • 龙场悟道

    人生没有定则。没有人能够告诉你20岁应当怎样,30岁应当怎样,40岁又应当怎样。任何时候,只要听从你的内心就够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龙场悟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bm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