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提升
见:截至昨天看完了《拒绝讨好》,里面系统的提出了讨好形成的原因5条,和改变的方法建议10个,虽然有点鸡汤的味道,但也有不少真知灼见。
比如讨好形成的分析里面说的一些内在需求和害怕成因——害怕拒绝是因为需要被喜欢;害怕冲突是因为害怕对方生气;害怕被忽视是因为需要对方重视自己;害怕自己不够好所以需要对方肯定自己;害怕自己不重要是需要对方离不开自己,这些被表面的害怕支配的讨好言行是内在的需要没有得到正常的满足。而所有的需要都指向生存和更高质量的生活。一切的冲突、不重视、离开、否定、讨厌几乎对孩子而言意味着死亡或者痛苦,在幼年时期 被养育者粗暴对待形成的扭曲讨好模式生存下来的孩子,自然而然的把讨好当成了生存工具。
那些夸耀自己孩子听话懂事的父母不知道自己在阉割孩子需求的同时也将会收获一个懦弱、自卑、虚伪的未来孩子。
在通过讨好揣测对方心意,将自我建立在对方言行反应基础上的人最终一点点失去了自我,他们没有自我认可,动力来源也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满意,所以动辄暴躁焦虑惴惴不安,快乐时担心转瞬即逝,忧虑时觉得人生要一直如此下去了,悲观丧气,最终陷入泥淖。但是拯救自己的永远只能时自己,所以只要有一丝生机就要学着自救。转变模式,因为你已经不是那个小孩子了。
关于改变的方法基本是经常见到的所谓正能量,比如积极主动、树立自信、培育真诚、好奇心、专心致志、依靠自己、学习感恩、扩大视角,比较特别的是他提出了重视人际关系的价值。人是关系的动物,很多人都有归隐山林的想法,觉得自己很多痛苦不幸焦虑都是因为他人带来的,所以如果能避世就可以避免责任除去压力,但纵观全世界,却只有能在最繁华的都市才更能保证个人的生存质量。因为人的意义要靠对这个世界的贡献来定义,一般来说取得的成就和付出的贡献都是成正比例的。逃避责任的同时其实也不免享受不到种种便利,想想《鲁滨逊漂流记》里面,一个人在孤岛生活也是靠着船上残存的一些物品做基础生存下来的。他第一次见到星期五时那种兴奋就是在人际关系里带来的无可替代的快乐。虽然会有很多烦恼,不如意,羁绊,但人类这种生物注定要在族群中才能把基因延续,如果没有基因延续,个人的智力和能力再强大也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感:人生模式的破除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从无知无觉到意识到寻求到正确的道路,到坚持,最终变成习惯人生的一部分,这个过程会伴随着阶段性的倒退甚至推向对立面,但必须坚持,否则只能停滞成长。年龄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心智的成熟却需要不断的努力。
在三岁之前我们基本可以掌握坐、走、跑、跳、吃饭、说话这些在地球存活的基本技能,六岁之前又继续掌握群体生活的方法技巧,然后依赖这些惯性可以继续存活在地球上。然后大部分人就开始被国家社会安排打磨成维持社会运转的模样,有些人释放自己的光芒,大部分人顺流从小学到初中大学然后毕业工作结婚生子,成为社会正常运转的一个齿轮。没有人关心你过的是否开心、是否可以按自己心意生活、人人都忙着自己的需求,很多人都希望可以抓取更多的资源变得越来越狭隘、依赖惯性生存,依靠前几年学会的基本技能和社会规则变老,偶尔思考下自己的生活质量,但更多的时候被惯性推动着生存下去
思:只有在集体生活中,才会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推动着你进步。比如在学校,老师为了自己的业绩职称,会尽可能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督促学生学习;在公司,领导为了公司运转良好,绩效达到尽可能高,会努力监督员工工作成长;但这些为了别人的工作、学习完成后,真正的进步是要靠自己计划、实践、坚持的。习以为常的模式很有可能是完全错误的,惯性的生活可能在推进完全不对的方向。
行;1.在日常生活中觉知自己的言行,谨言慎行,思考自己说话做事的目的是为了如何
2.保持好奇心,这会耗费心力,但是也会提高心力,让生活的每一天变得尽量有趣
3.对别人保持关心,尽可能的提供真正的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