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秋雨连绵,气温骤降,寒气袭人,下乡视导,风雨兼程。
早上六点多出发,一行人前往平等一中听课研讨。听了两节课,一节是七年级王老师的《散步》,一节是九年级刘老师的《我的叔叔于勒》,然后座谈研讨交流,最后反馈,时间满满。
两个讲课老师都是新上岗的非常年轻的老师,他们共同的优点是思想重视,备课充分;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强,有亲和力,讲解语言流畅,分析引导恰当;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值得充分肯定的是王老师这节课,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比如:补充易错字易混字的辨析,让学生积累多音字、形近字,使字音字形的辨析与掌握功夫用在平时。
另外对学生的分析点拨恰当。善于抓住学生分析理解有疏漏的地方进行引导和点拨,不但提升了学生理解的深度,而且对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由于两个老师都是新上岗老师,虽有教学的热情和激情,但经验不足,所以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不到位,突出的不足之处是问题的设计缺乏整合,比较零碎,并且浅层次化,学生高质量的训练活动少,中考意识淡薄,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不到位。
所以建议两个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提炼教学资源。设计恰当问题带领学生分析理解文本,赏析语言文字。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能引起学生深层次思维,不要让学生不动脑筋随口回答是与非。组织有效的学习交流活动,避免不必要的讨论展示,浪费学生的时间,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活动中思考品味、展示交流。
听了这两节课,我感受颇深的一点是,老师的水平决定着学生的水平,决定着教学质量。成熟的水平高的优秀的老师教学设计有深度,能抓住教材的重难点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训练和培养有方法有技巧,学生积累丰富,分析理解欣赏品味能力能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必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优秀的老师多集中在局直初中,乡下的多是新上岗的年轻教师,他们或许有丰富的知识,或许将来能成为优秀的语文老师,但目前教学经验缺乏,抓不住教学的重点,浅层次的教学很难带出优秀的学生。这是当前乡下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乡镇学校无能为力的现实。
努力能缩小与优秀的差距, 只要坚持不懈,定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