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对象:《影像中的生死课》
Step1.选摘
死亡焦虑,是一种原始焦虑,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类,都会存在这样的焦虑,但一些临床心理学家发现,死亡焦虑会因生活失败而大量增加。欧文亚隆将其总结为一个公式,死亡焦虑与生活满足程度成反比,他认为成就感,一种好好活过的感觉,可以减轻死亡的恐惧。(352页)
我一再发现,体验到深刻意义的人生活更为充实,面对死亡时缺少意义的人更少绝望。(360页)
Step 2.思考
本来很想快速看完《影像中的生死课》,但是不知不觉中放慢了阅读的速度,去深思这个平时很少接触到的主题。
对于死亡这件事,以前有零零星星的感悟思考触动,但从来没有想过写下来,因为觉得每写一次,会揪心,比较难受,或者说,似乎给生活平添不愉快。幸好,这时候阅读到样一本书。开卷之余,感悟扑面而来,索性抓住契机,把它们通通倒出来,也是一种释放,一种思考上的梳理。
第一次意识到死亡这件事,其实是很小的时候。可能是当时,上学之后跟同学交流比较多,偶尔会听到同学们讲爷爷奶奶去世了,然后跟着揪心。意识到“人是会死的”这个观点之后,我很快安慰自己,可是那个安慰也是比较小孩子想法的:“爷爷奶奶他们还在,爸爸妈妈还在,我还这么小呢,不怕。”后来,开始养各种小动物,经历小动物生病而死亡的情形。哭过,写进作文里,时间长了以后就好了。
我算是挺幸运的人,真正直系亲属去世是到了我将近30岁的时候。奶奶80多岁,某一天说身体不是很好,送到医院。医生说,身体内的各个器官全线崩溃。已经没有救治的希望。那是我第一次觉得死亡这么近,身边的人要走了。后来两三年,又接连经历了我老公奶奶的去世,还有我的姥爷去世。
这么五年来,我才真正地面临亲人逝去的痛苦,还有看到“白事”丧葬礼仪中丧殡葬祭各个细节。
从一开始的恐惧,又夹杂着不可思议,再到最后的深入思考。加上这本书的一个深入了解,我是有了更深的探索吧。这本书给我的3点触动:
第一点是向死而生。
以前我会觉得说“死亡”这些内容,忌讳,是大家觉得不吉利,不应该探讨。还记得大学时在图书馆看到一本研究生死学的书,一眼扫过书脊,但绝不拿出来翻。
当然,现在想法有所不同。因为提倡个人管理,个人管理最重要的一块是目标管理。
为什么很多人想不出自己的目标?其实是没有对死亡触动。当我们开始向死而生并且真正意识到这点,我们才会真正地追寻自己所热爱的,知道什么对自己真正重要,什么次重要,什么东西不重要,而不是受社会上人云亦云的影响。
有了人生目标,就不会在面包牛奶之前开始苟且,说服自己“算了吧,就这样吧,挺好的啦”。现在面包和牛奶实在是太容易得到了,物质的丰富,让我们很轻易地失去前进的动力,太容易对自己妥协。
当你写不出自己的人生目标时,可以用这样一句话说来引导思考,就是:“在死之前,我想…”。
这样是不是比问一句“你这一生想做什么”更加有思考的动力和空间?
第二点是死亡焦虑。
死亡焦虑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呈现轻或重。
知道这点,能够解释和理解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比如,
为什么有一些男明星女明星到年老的时候要找比自己嫩很多的另一个伴。
为什么老年人会催自己的子女早点成家立业。
为什么有的人年轻时斩钉截铁的喊要丁克,过了几年又开始变主意。
从生死学这个角度来讲,都是死亡焦虑在内在驱动做出这些行为。
关于死亡焦虑这件事情,人们到底在焦虑着什么呢?通常焦虑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过程会不会痛苦和孤独,去世后会不会去了天堂,不能再见到这个社会变化更好的一面,生命的终结,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就要告别等等。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对于我来讲这种焦虑,更重要的是过程会不会痛苦和孤独。于是引发了以下第三点问题。
第三点是养儿防老。
人临终前,需要人照顾。人死之后,需要有人打理后事。这些事情更适合的当然是自己的亲生子女,而其他人没有血缘关未必会尽心尽力,而子女才有可能尽心尽力。这是中国千百年来养儿防老思想根深蒂固的原因。
对于死亡,最常见的焦虑是,这个过程会不会痛苦和孤独。
在真正面临亲人去世之前,我对于死亡的想象是,一个人在白发苍苍的时候,某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去做仙了,静静地走了,即中国传统所说的寿终正寝。那真没什么可怕的。
但是,现在很多老人都是在医院过世的。
医院过世一般就意味着有抢救的过程,插着各种冰冷的管子,其实看着挺难受。一方面,是子女们还是想着要把老人给抢救过来,哪怕是多活一两个月都行,另外一方面是有的人会认为在家里去世对那套房子以后的处理不方便。
很少有人问过老人,到底这种方式是不是他们喜欢的。最后老人去世了,没有人能够复活,用经历写本书告诉我们,人临终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模式。
再后来,我又发现临终痛苦也就算了,有的老人在最后那几年其实过得并不开心。比如有一个老师,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在我们汕头这边,生活紧紧巴巴,二儿子在广州那边当一个大医院的主治医师,各方面都很好,小儿子因为独生女去世,离开了汕头这片伤心之地。老师年老的时候,患老年痴呆症,虽然有3个儿子,但被送进养老院,听说有时候大吵大闹时,护工不得不喂上一颗药去睡觉。
听了这些细节,我的脑海里就是一个词,晚景凄凉。辛辛苦苦一辈子,最后还是让自己失望了。
Step3.行动
01寻找意义感、成就感、价值感,消减焦虑
02关于养老方式、临终抢救这些细节,在意识清醒时提前跟子女商量好,可以在中国首个提倡尊严死的公益网站网站做“生前预嘱”(在网站http://www.xzyzy.com/)
03孩子多不意味着晚年幸福,要考虑好要培养怎样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