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路上,随着自己的自我要求变高,对周围也水涨船高,越来越看不惯很多的人和事,甚至产生疏离感。
最近看了莫言对修行的文章,又提醒了我修行的重点反而是看惯周围人和事的能力的进步,修炼看不惯的看惯,看不顺眼看顺眼,这才是成长和修行的境界。
现在看下来也非常有道理:
1.如果疏离就会衍生傲慢。
我和你们不是一路人,那咱们还如很玩耍呢?这样的生分是很难去影响身边的人的,恐怕自己也不愿意真的成为孤家寡人吧。
2.活过、爱过、放下。
康菲尔德说人生最重要的事:如何活过、如何爱过、如何放下。
这里涉及到贡献和爱人的部分,如果离群索居是无法活出自己满意和幸福的人生的。
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人生大学问不在远处,就在身边,情商和智商的修炼就在人世间,不是吗?
反观自己,最近的种种疏离和看不惯需要反省,需要重新建立连接,需要生发接、纳包容和慈悲心,也许这样就能实现真正地成长和修炼了。
您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