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共读书6本,分别是:
1.《当你又忙又累 必须人间清醒》
2.《人生没有如果:一个「渐冻」人的悟与行》
3.《网》
4.《秦朝原来是这样的》
5.《奥黛丽·赫本传》
6.《冷眼看人生》
感悟:
读《当你又忙又累,必须人间清醒》,让我在每天瞎忙中,给予自己一点思考的空间,及时调整自己的想法以及行动,此外遇到不顺的时候可能会自然而然的抱怨,在短时间的抱怨后我会及时制止自己,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让情绪牵引着自己走向消极。
读《人生没有如果:一个「渐冻」人的悟与行》,看似我是在读一个叫王甲的传记,实际上我是在认识了一个叫做「渐冻人」的群体,在觉得不可思议中,留下更多的还是对他们热爱生活的敬佩。
读《网》,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不一样却是很现实的职场,我还记得我还是实习生的时候,遇到一个负责我和我搭档的师傅,因为实习生住的地方是公司统一安排的,离公司比较远,下晚班只能坐公司的班车回去,而班车是统一的发车时间,我和我搭档曾经试过班车凌晨十二点半发车,我们的师傅让我们十二点三十一分下班,而我们实际上十二点十分就没有活了,但是下班时间还是这个师傅说了算,所以在实习期的时候我和我搭档对这个师傅可以说是恨之入骨,我们对其他同事其他前辈都很尊重,唯独她,希望从来不认识过她,不过很让人欣慰的是其他前辈一直在帮着我们,为了让我们下班甚至说如果真的有事他出来帮我们干活,这里相差几分钟就让两个小姑娘下班回不去,太不人性,而且实习生的下班时间本来就是要灵活调整的,为什么要专门针对两个女生就卡那几分钟不让人回去呢?
后来我那个师傅出风头出过头了,开始有有其他同事在领导面前说她,说到当有一个同事说她不好时有可能是诋毁,而当全部人都在说她不好时,她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为什么大家都说她不好而不是说其他人不好呢?
以前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时间可以抚平一切伤口,愈合不愉快。原来真是如此,今天我再次说到这个师傅的时候,我没有了以前的咬牙切齿,我记住下班回不去,其他老员工下班了,只有我和搭档两人在休息室的沙发上睡到天亮等到地铁开了再坐地铁回去,我想到了所有人回去之后自己看着空荡荡的走廊甚至说话还有回音的时候,我想到了被安排打扫卫生出来时大家都走空去赶车回家的时候。
后来当我变成了正式员工,坐到当初她坐的那个岗位时,当我面对实习生时,我希望尽我所能让他们有机会坐上车回去,因为遇到过,所以希望他们可以被善待。
有老员工和实习生说起我和搭档的经历,那时候我那个师傅已经离职了,实习生总是说姐,你和XX姐实习的时候好惨呀,遇到这样的人。当时我和她们说起这些经历时,我甚至说我和我搭档从来没有当做她是我们的师傅,心里是这么想的,现实是这么干的,因为我们两个干活勤快,领导也会经常表扬我们,领导叫我们干活我们也从不会拒绝,唯独她,因为我们闹掰了,所以她也很少特意叫我们干活,我们都是只干自己的活,她安排的只要不点名叫到自己,我们都是置之不理。
今天,我发现我可以心平气和地讲出来了,看完《网》这本书,其实就像我的经历一样,在职场上总是会遇到好与不好,有人是真心对你好,有人是虚情假意,有人害怕你抢了风头,有人看你第一眼就是敌意。
这就是职场,要么离开,要么成长。
读《秦朝原来是这样的》,我重新学习了秦朝的一段历史,原来历史也是这么有趣的,许多历史人物也有其伟大之处,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频频出现《中国》这部纪录片的片段,孔子生前落魄,死后名垂青史,而秦朝中著名的商鞅变法主导者商鞅,却是留下不得好死的名声。
在秦朝这段历史里,涉及到魏,楚,赵,韩,燕等等,这些王朝里,也有一些以前书本学习到的历史人物,如项羽的祖父项燕,廉颇,蔺相如,赵奢(赵括的父亲),纸上谈兵的赵括等等。
我想更加清晰地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还需要从多本史书,从多个王朝去学习,但这不影响我去了解历史这个板块,多从几个方面学习,总会有不同的收获。
读《奥黛丽·赫本传》,我想用优雅这个词来形容赫本,其实读这本书,我对于赫本的一些过度夸张的做法无法理解,比如对狗的溺爱程度,或许是因为我本身多宠物没有特别的喜爱,从而无法理解,但不管怎么说,她的优雅,她的无法言说的美还是让我赞叹不已。
读《冷眼看人生》,每个故事的篇幅其实很短,每个故事都有道理要说。有的故事不理解,反复推敲一两次,想想原来如此,故事中有关画画的内容,因为是出自某个画家而水涨船高,尽管画的不好,很普通,甚至是假画,只要是和某个画家沾边,总有人觉得画的价值很值得。
这让我想到自己刚出来工作的时候,由于偶尔能够近距离看到明星,听到同事说某某明星来了的时候,其实自己压根不认识,还是忍不住跟过去凑热闹,总觉得哪怕以后离职了还有炫耀的资本我见过某某明星了,后来才发现自己不是真的喜欢这个明星,而只是用这个明星的名号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就像不懂画的人买画,听说是某某大师,或者看到某某大师的合影就认为大师对这幅画表示赞同,迫不及待地买回去,这都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觉得自己有了大师的画而已。
六月份还有两天结束,我这么着急把六月的读书做了总结,是因为接下来想让自己去挑战一个看似有点困难的任务,之前在简书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挑战100天读33本书,我回复了一句我也想去试试。
100天读33本书,相当于一个月读10本,也就是每3天读一本书,其实对我而言,3天读一本书是可以完成的,只是我读了几天之后可能又会刷几天的视频再读几天,如此反复,结果只能每个月读6到7本书,用100天挑战自己,也是让自己放弃刷视频,用刷视频的时间来读书,另外,我始终认为读书不应该是为了数量而应该追求质量,不管是每个月都6本还是每个月读10本,我都会逼着自己去写下感悟,只有通过写下感悟我才会去深层思考书中的问题以及感悟等。
直到今日,我还记得我读《怪笑小说》的内容,而对《黑笑小说》一点记忆都没有,《黑笑小说》的内容我完全记不清,实际上我还书回去的几天后,我就不记得我有读过这本书了,我特意去百度了一番小说的内容,突然又如梦初醒,想着有印象读过了,过了几天后,我又只记得书名了。
读书还是需要思考并写出来才会有所收获,否则只能是脑子里断断续续的点,当自己想把这些点结合起来时,才会发现没有可以把点连接起来的线。人想要获得一项技能就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孰能生巧,一蹴而就的只有少之又少的天才才可以获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