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的第一个周末,天刚刚亮,整座古城就开始热闹了起来,街道上已经有了许多来来往往的人,有用竹箩挑着水果在路边卖的,还有在卖菜的,并且在不断呦呵叫卖着,看着别有一番滋味。
一口井,一份文化的传承古城的石板街上正冒着些许水蒸气,这或许是因为昨晚上刚刚下过雨,早上太阳慢慢升起来的缘故吧。
位于西门的城楼下,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奶奶把火盆从家里端出来,远远的看着她把烧火的柴与碳架了起来。
她抬着一把大扇子,不断对着刚刚引燃的火苗煽动着,只见那些许火苗在刚刚微亮的天空中飘舞着,越燃越大。
就在这时,我听见了脚步的声音越来越大,我抬起头看去,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正从城外面担着一旦水走了过来,看起来很熟练的样子,水并没有洒在路上。
我很好奇,为什么这个年代了还用人担水,而起还这么早,就在我很疑惑的时候,刚刚那个把火燃着的老奶奶从家里面拎着扁担和水桶走了出来,向城外走去。
一口井,一份文化的传承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跟了上去,还好好奇心害不死猫,不然我可能就要被挂在墙上当作反面教材以供后人参考了。
一直跟着那个老奶奶走出了古城的西门,向西南方向走了大约400米左右转入了一个小巷子。
一口井,一份文化的传承当我走进巷子之后惊呆了,巷子的尽头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水桶,到达巷子尽头后,我看见了一群爷爷奶奶们围满了一口井。
这个井口为圆形,直径2.7米,井的壁口高50厘米,厚12厘米,是由六块弧形石板中间用六颗石柱琢槽而成的。
一口井,一份文化的传承他们有说有笑的在井边打着水,一眼看去,不难分辨出有的是一个人来的,有的是和老伴一起来打水的。
在清晨看着这一种热闹别样的场景也别有一番乐趣,或许这就是人们最大的幸福吧。
一口井,一份文化的传承一开始我以为他们只是早上睡不着起来锻炼锻炼身体,顺便带一点老水井的水回去。当我帮一位老奶奶把水拎到楼梯上面的时候,她对我说道:“小伙子,看着你不像本地人啊。”
“你怎么知道啊,毕竟我也是云南人呀,看着和您们这边的人没什么区别啊,皮肤都一样的黑”,我对着她说道。“
你看看你,大早上的就带着相机就在这里拍照,看着明显不是我们本地人啊”。突然觉得自己问了一个很二的问题。
在和老奶奶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了他们这么早就来这里担水的原因。首先是因为这是一个习惯。
一口井,一份文化的传承在他们那个年代,没有现在的自来水,饮用的水就只能靠这口井来解决,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个井水的甘甜,毕竟已经饮用了几十年,这是一个记忆。
当然了,听他们描述的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在这古城里,无论他们是做米线还是做小有名气的建水豆腐。
一口井,一份文化的传承他们都用这口井水来制作出美味的建水豆腐与米线,或许这就是建水豆腐特别美味的地方吧,几十年了还是那一个味道,还是那一个配方,即使是科技在进步,但是他们的做法与配方从未改变。
这口井的水入口清凉润喉,并且喝过之后还有淡淡的回甜味,所以他们大部分人才会很早就来到这里担水。
一口井,一份文化的传承这一切只因一个古老的记忆,一个文化的传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