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言:“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观经》就是《观无量寿经》,是净土宗正依经典之一。所谓“正依经典”,就是主要依据的经典。
《观经》清楚、明白地对佛心下了定义:“佛心”就是大慈大悲。如果佛没有慈悲,或慈悲不够大,那就不是佛;换句话说,佛教如果拿掉“慈悲”两个字的话,就不成佛教了:可见慈悲对于佛教、对于佛、对于学佛是多么重要!
“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在佛教里,慈悲分为三种层次:小慈悲、中慈悲、大慈悲。小慈悲就是“众生缘慈”,中慈悲就是“法缘慈”,大慈悲就是“无缘慈”。
“无缘”就是不讲条件的。不用根据任何感情、对象或者理论而生起的慈悲,叫作无缘慈。无缘慈唯独佛有,它的功能力用是什么呢?在于“摄诸众生”。
“摄”是保护、救度的意思。凡是佛,必定具有大慈悲的心怀来保护、救度众生。所以,大慈悲一方面是就心来讲的,有慈悲的心;一方面是就力量来讲的,有救度众生的力量。
《涅槃经》言:“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
学佛修行不管要成就哪方面的境界果位,都不离开一个根——“慈悲”。慈为根本,这个“慈”包含“悲”。不管是声闻、缘觉的次第,或是十二因缘的功德,菩萨的三学六度万行与发菩提心,都必须以慈为根本。如果没有慈的话,不但没有诸佛如来、菩萨,也没有一切声闻、缘觉。虽然声闻、缘觉偏重般若,但也含有爱心。
慈悲为诸佛心念、佛道门户、佛道根本,是所有善根根本、万善根本、诸善中王、众德伏藏、一切众生所归依处。慈悲之亲,重于血肉,世世相随,虽死不离。
由这一段更可见慈悲的重要性。
“慈悲为诸佛心念”:也就是《观经》所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佛道门户”:进入佛门,成就佛道,也是从慈悲开始。
“所有善根根本”: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五戒、行十善,也必须以慈悲为这些善根的根本。
“万善根本”:任何诸善万行,都是由慈悲所生。
“诸善中王”:慈悲的心是一切善、一切行的王。五戒也好,十善也好,六度也好,在这些当中,“慈悲”是最高、最尊、第一,所以说是“王”。
“众德伏藏”:一切的善行所累积的德,所谓“行善积德”,慈悲是众德里面的核心,所以说“众德伏藏”。
“一切众生所归依处”:十方三世一切众生,最终要归到哪里?归到“慈悲”。净土法门是先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这样自然就能证入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的慈悲、智慧、光明、寿命。否则,在这个娑婆世界,无论我们多么想要有慈悲心,事实上不但无法有真正的慈悲,而且只要业力因缘现前,任何坏事都做得出来。
“慈悲之亲,重于血肉”:我们的生命有两个,一个是肉体的生命,一个是法身慧命。肉体的生命是一个暂时因缘和合的假象,没有实在的个体;法身慧命也就是佛性,佛性永远不生不灭,而佛性的内涵就是慈悲。所以慈悲与我们最亲,和我们是一体的,而且永不变动,永不消失,所以说“重于血肉”。
“世世相随,虽死不离”:如果能够培养出慈悲心,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它永远不会离开我们。即使肉体的生命消失了,慈悲的心还是在阿赖耶识当中,让我们在未来世得到好的果报。
所以,“慈悲”这两个字我们要好好去体会、培养,使之成为我们生命的全部。也就是要培养慈悲的心念、慈悲的行为,使慈悲融为我们的骨髓,化成我们的个性,最后成为我们的生命。因为佛就是慈悲,我们学佛就是学大慈悲。
净土宗的宗风俗谛就有一条:“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当然,我们都有贪瞋痴,而且烦恼炽盛,业障深重,虽然懂得道理,甚至讲得天花乱坠,滔滔不绝,可是一旦逢缘遇境,涉及自身得失休咎时,旷劫以来的烦恼劣根性就立刻浮现出来。因此所行与所讲变成截然不同的两件事,而且常常是天差地别。因为我们内心的贪瞋痴种子,已经潜伏好多劫好多世了,非常坚固。就如《地藏经》所讲“众生刚强,难调难伏”“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虽然如此,如果对于佛的慈悲多体会、多熏习,就不至于个性这么刚强、顽劣、桀骜不驯,转而能为别人设想,体贴别人,增加一点柔软的气氛,多少可以吃亏不计较。
我们愈体会慈悲,就愈能靠近佛、信受佛;对弥陀的慈悲(也就是弥陀的佛心)有理解的话,就较能培养慈悲为人、牺牲自己、奉献自己的个性,也容易信受弥陀的救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