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共享单车平台摩拜宣布调整上海地区的计费规则:起步价从1元涨至1.5元,时长费不变,仍然维持每15分钟0.5元的价格,新的计费规则7月26日开始执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77189/6672ef2293e57f57.jpeg)
三个月前,共享单车行业已经进行了一次涨价,将时长费由1元/15分钟调整为0.5元/15分钟。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摩拜在上海涨价后,其他城市也会很快涨价,而其他共享单车品牌很快就会跟进。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共享单车先后再次涨价,这背后折射出行业迫切需要盈利的焦虑。共享经济热潮过后,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了资本的弃儿。在共享单车行业第一次集体涨价前,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失去了资本支持后,共享单车如果不盈利就很难生存。
在美团收购摩拜的时候,一些财务数据被曝光,共享单车平台每个月的运营成本高达6亿元。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摩拜的业务收入只有15亿,亏损却高达45.5亿元,占美团贡总亏损额的一半。不难想象,如果持续亏损,摩拜将成为美团的一个大包袱。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77189/70439445469839fd.jpeg)
事实上,除了摩拜外,哈啰单车和滴滴旗下的青桔单车,都在亏损。不过,哈啰单车和青桔单车目前并不急于盈利。相比之下,摩拜对盈利的需求比较迫切一些,毕竟被美团也在亏损,如果摩拜单车业务再亏损,这对美团而言是一个压力。或因于此,摩拜才会开启年内的第二轮调价。
当然了,有人认为摩拜单车的涨价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调节机制,因为现在是共享单车行业的旺季。到了10月份以后,天气变冷后,很多用户不再骑单车,共享单车行业也就到了淡季,骑行价格也会下调。不过,综合各方面的消息来看,共享单车行业第二轮涨价是必然的,因为大家都亏不起了。
对于消费者而言,接连再次涨价后,以后出行是否还要骑共享单车呢?在没有调价之前,共享单车1小时的骑行成本是2元。第一次涨价后,共享单车1小时的骑行成本是2.5元;第二次涨价后,共享单车1小时的骑行成本是3元。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77189/28bb412afa558f73.jpeg)
在很多人看来,共享单车1个小时的骑行费用只涨了1块钱,这似乎不值得一提。可是,与公交车、地铁这些公共出行方式相比,1小时骑行成本涨价1块钱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单纯从计费上来说,三个多月的时间,摩拜单车涨价幅度高达50%,这有点大。要知道,在一些小城市,1元钱坐公交更划算一些。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次涨价或许不是终点。曾经有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哪怕是按照现在的收费模式,共享单车也很难盈利。也就是说共享单车年内还有可能会有第三轮,或者是第四轮涨价。一直以来,租赁费用是共享单车的主要营收。在没有其他盈利模式前,共享单车要想盈利,只能涨价。
经过了野蛮式发展过后,共享单车行业正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从商业角度来说,盈利对于巨额亏损的共享单车行业非常重要。在没有其他的营收模式前,涨价或许是共享单车生存的唯一选择。短短三个多月里,共享单车行业再次涨价,这折射出行业对盈利的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