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
关于付出,到底是你先付出还是别人先付出,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
如果双方都觉得先要不见兔子不撒鹰,那么基本就是个死局。
工作和老板的博弈,感情中的博弈,社会关系中的博弈,都是如此。
是非要弱势那方先付出么,反而现实生活中都是强势那方先付出。因为强势那方有自信,可以随时了断和换对象。
按照这个逻辑分析一些问题,答案会和我们平时主观认知推导的完全不一样。
701、
越是独立的人,对别人越没有兴趣。
不去打听别人的家长里短,单纯就是因为他们不感兴趣。
别人幸福还是不幸真的无所谓,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
虽然越独立的人越薄情,但这种薄情其实也是一种精神健全的表现。
702、
很多观念,不是靠说教的,说教没有用。
咱们要是一直穷,你不停的说人要有骨气,一两个人兴许有用,大面积是很难奏效的。
可如果你实力跟上了,你经济发展了,甚至你发展的比以前你艳羡的对象还要好的时候,某些骨子里的不自信,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比如现在的年轻人,90后,00后,身上有种很坦然的东西,非常好。
东方的审美中有句话叫做一白遮百丑。其实改个词儿一样很对路,那就是一赚解千愁。
我始终秉持那个观点,经济上去了,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赚钱是解决多数问题的不二法门,大部分困境都无外乎你太穷了。
一切辩论都是空洞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703、
很多因素都可能改变命运,读书可能只是一部分。
你的环境,天赋,机遇等都是命运这个结果的因素,仅仅一个例子,不足以证明某一个因素无用。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当没有其他有利因素时,那么读书就可以看做是这个时代能改变你命运的主要因素了。
704、
《论语》里有【狂狷】这个词。
这个词其实是两个意思,孔子的解释是: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通俗点理解就是,狂者是看到自己不满的事情就去改变,用行动改造这个社会。
狷者改变不了社会,那么最起码有所不为,坚持做自己,让自己不被这个社会所改变。
从强大如何体现这个话题上来说,不论是【狂】还是【狷】,都算足够的强大了。
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办法去改变他人,没有办法去改变社会,更没有办法去改变你看不惯的事情。
那么起码努力做到狷,就是有所不为,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被外界所改变。
能够做到这点就足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