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受欢迎的 打卡圣地是微信朋友圈。
看到别人朋友圈打卡,你嘴上不说,却坐立不安。
寒假时,我发现自己似乎是整个朋友圈最“颓废”的人。
早上七点,睡眼惺忪的打开微信,入眼一片“我刚在《极光单词》完成学习,已坚持109天”“XXX刚刚在《懂你英语》上完成了打卡”“学口语27天,你也来吧”的打卡信息。
我想也不想,扔掉手机蒙上被子,打算继续睡一会。然而眼睛一闭,眼前就浮现出花花绿绿的海报,以及单词和句子。
其实,我的学霸室友可谓是宿舍打卡鼻祖。几乎一年到头,风雨无阻,各式各样的海报和链接成了她朋友圈的主要内容。
后来渐渐的,背单词的队伍渐渐壮大起来。甚至有人一天要在两三个不同的APP上完成任务,然后打卡到朋友圈。
一时间,大家纷纷开始朋友圈打卡学习英语。
但是没有过多久,打卡的人又渐渐少了下去。
我问舍友糖糖怎么突然放弃了。
她说有一天偷懒,后面打卡就没法接上,所以索性就不背了。
我问她,你是为了打卡才背的单词?
她看着我无奈地说,一开始是看到大家都在学习,就想自己也试试。
开始每天都能完成任务,和大家一样打卡。
“可是后来打卡渐渐变成了一种负担,每天只想赶紧背完打卡结束。”
至于背了什么第二天完全不记得。直到有一天出去,把当天的任务给忘了,之后也就不了了之。
朋友圈打卡就像迎着好友的目光,背起一块石头,负重上路。
实则这一过程让你 很不舒服,最后收效甚微。
其实,这还真不是你的问题。
二
打卡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 反人性的,且不利于达成预期目标。
有人就说了,我打卡到朋友圈,只是希望大家能够监督我完成目标。
然而普遍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一场TED演讲中,提到过这样一个实验:让163个人分别写下自己的目标并分成两组,一组将自己的计划告诉其他人,另一组则要求保密。
然后给他们45分钟的时间去完成目标,但是可以随时放弃。
结果是,保密的那一组的人在45分钟内一直在为目标努力,并且认为自己离实现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而将计划告诉别人的那一组平均每个人只坚持了33分钟就放弃了,并且认为自己很快就要实现目标。
在《请停止无效的努力》这本书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作者上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写字很好看的男生,老师布置的抄写作业在他看来是一种享受。
此外他还经常抄写课文交上去,老师对他很满意,并鼓励大家向他学习这种积极的精神。
然而事实是,这个喜欢抄课文的学生成绩却一塌糊涂。
正如我们习惯向优秀的人学习,但同时开启复读机模式:别人背单词打卡,我也要打卡;
别人一天要背三十个单词,那我要背五十个。
打卡使我们深陷“表演式努力”当中,无法让你获得实质性的自我提升。
我们的身体是诚实的,长期的反人性行为,大概率上会让你越打卡越卡,最后啥都没打到。
三
最后,我们回到朋友圈打卡机制的本身。
你会发现,它往往附带某款打卡软件。打卡分享到朋友圈,很大程度上是APP运营方为了 增加用户粘性,以及宣传产品而设计的。
我们的努力,只是其中一个环节,甚至 它根本不在乎你是否真正努力。
我真有个微胖的好朋友,很久之前看到他用 keep 锻炼并开始在空间里打卡,每天都能看到他的花式跑步路线。
印象里,他是软件的死忠用户,类似于—锻炼没开keep,那可不行。
通过他的朋友圈打卡,反而让大家都知道了 keep 这款软件。
后来一次聚会上大家说起这件事,纷纷看向他,却发现看脸好像并没有瘦多少。
这次聚会之后他在空间里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我们都以为他放弃了。
结果在不久前他晒出了一张半身自拍,竟已隐隐有了腹肌的样子。
于是,我们无意间见证了一个蘑菇的长大。
心理学上有个“蘑菇定律”,是说长在阴暗角落的蘑菇无人关注,得不到阳光又没有肥料,常面临着自生自灭的状况。
但是当它长到足够高、足够壮的时候,人们就会注意到它。
我们就是这样无人问津的小蘑菇。
而大蘑菇的夺目,也就是牛人们的惊艳,绝非一日之功,其无不在背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而在这当中,打卡作用不大。
我观察过身边,以及网上一直坚持打卡的朋友和大牛,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
拥有不同于常人的毅力,努力早已是习惯。
就算不打卡,他们也可以一样完成目标。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因果倒置,本末不分。
结尾:打卡只是完成目标的工具之一,有时甚至会产生反作用。真正踏实而努力的人,从来不会成为打卡的奴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