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的施瓦辛格,在南非出席一项体育活动时遭人从背后“飞踢”一脚……
事后他发推特称未受伤也不会起诉。攻击者背后偷袭同时口中喊着不知所谓的“救命,我还要一个肾”……八成是为了吸引眼球了。
施瓦辛格成为攻击对象,与他一直以来的动作片硬汉形象不无关联。袭击者通过这种方式来博眼球,让人好笑又好气。
荧幕上的施瓦辛格大开杀戒酣畅淋漓,银幕下的偷袭者却是那么的猥琐粗鄙。那么究竟暴力是一种美,还是“罪恶”?
1. “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第一次听这个词,是在对香港导演吴宇森的介绍中:
“象征和平的白鸽背后射来横飞的子弹,白鸽负责拉开序幕,从未被击中,而前方早已血肉模糊。”
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在纳闷,为啥暴力可以跟美挂上钩?
相似的还有恐怖美:
颓废美:
病态美:
2. 如何看待暴力美学
艺术作品中的暴力,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它抹去了暴力给人带来的痛苦、恶心、残忍的反感,只剩下它在力量、速度、自我挑战与突破上的壮丽。主要手法有以下几种:
① 过度的行为,伸张合理的诉求。所谓矫枉必过。比如施瓦辛格在终结者2在炼钢炉里终结了T-1000。
② 暴力中体现力量,而通过艺术的处理方式,隐去其血腥的、残忍的、让人不适的部分。而将暴力美化得像奥林匹克运动。比如下面这部《幻影英雄》每当班尼迪出来作恶时,杰克总是能及时赶到,将他打得落花流水。
③ 而保留血腥恐怖场面暴力美学,其原理,则是先产生令人厌恶的血腥和痛苦场面。然后通过叠加暴力情节,使压抑的恶心情绪得以消逝,从而产生快感,最终让人产生愉悦。
例如这一部,铁血战士中,施瓦辛格大战外星掠食者。
3. 什么是反社会人格
自私、谎言和操纵欲,是反社会人格的三大特征。
定义:反社会人格一般是错误的教育、畸形的家庭环境、婚姻状况、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挫折精力造成的,渴望破坏他人组成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他们具有高度攻击性、没有羞耻感、社会适应不良、行为无计划。
当外部环境勾起他不好的回忆,他就要实施反社会的暴力行为,而这种行为是没有正义立场的,不经艺术修饰的,从不利人更不利己的,纯粹的暴力行为。
所以因为施瓦辛格的硬汉形象,而对其实施反社会暴力行为的小丑,满以为自己完成了什么壮举,会收到多少喝彩吗?简直可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