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梁漱溟认为,世界上的人生观分三种。“逐求”的人生观肯定人生和欲望,它的低层次是满足物欲,高层次发展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和现代西方哲学。“厌离”的人生观既否定人生也否定欲望,最彻底的就是佛家思想。而“郑重”的人生观是肯定人生,抑制欲望。代表就是儒家思想,其中的精义是“自觉的、尽力量的去生活”。
梁漱溟早年的思想历程,受到了父亲梁济的影响,在这三种人生观中完整地游历了一遍之后,最后选择了信奉儒家思想,以积极入世的思想投入现实社会改造。
记得他们父子之间有一则谈话,那是发生在梁济投湖自尽的前三天,梁济在偶然看见报上一条国际新闻,随口问梁漱溟说:“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梁济点点说,“能好就好啊”,然后就出了门,再也没有回来。这是一种“以身殉清”。
可能他父亲正经受第三种厌离的人生态度,就是厌倦,可分离智慧的一个特点,是能够进行反思。
而他自己则是第三种“郑重”价值观。如儿童的天真烂漫,对当下的生活是全心全意的。采用全副精神投入,当下追求所有所作为,对于内在精神世界在不断的进行想念的反思,儒家是完整的到家的尊重人生观。类似于古希腊斯多葛派主义出世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控制自己能控制的,接受自己不能控制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6813381/0368a8c53c7b654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