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郑渊洁家庭教育》学习与实践 第15课

《郑渊洁家庭教育》学习与实践 第15课

作者: 品茗闲居 | 来源:发表于2022-04-15 14:00 被阅读0次

学习心得:

1.有自己的想法,不人云亦云,是一个人身上珍贵的品质,不盲从,有反抗意识。

回顾自己的童年和学生时期,我一直是一个不敢有自己的想法,更不敢说出内心真正想法的人,随大流,盲从,人云亦云,是我那时候的写照。因为父母给我灌输这样的思想:“枪打出头鸟。”

刚开始我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但一说出口,立即被父母训斥,让我闭嘴,再说就被打。于是我学会了沉默,把内心的想法压抑在深处。于是自卑和怯懦伴随着我,课堂上即使懂得答案,也不敢举手回答。与同学相处,更是不敢多说话,怕说错,怕自己的想法被人取笑。

记得初中毕业时,同学们互相写毕业留言。有个男生给我留言这样一句:无声胜有声。那时候的我,说话很少,而且很小声,总是安安静静的看书做题,但我心里特别羡慕那些噼里啪啦畅所欲言的同学。

其实我不是一个没有想法的人,只是习惯了把心里话写在日记本里。到了高中,我慢慢地走了出来,开始和同学们聊天,虽仅限于女同学,但也能侃侃而谈。因为住校,和家人相处时间少,因而我释放了真正的自己。

因为心情愉悦,对未来充满希望,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当年应届考上二本,屈指可数里的其中之一。

但性格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花了很多时间找到自己,爱上自己。目前的我还在调整自己,找最舒服的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2.家长如果将“你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天天挂在嘴边向训导孩子,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逆来顺受、人云亦云、没有主见的人。

想到我父母从小对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听话”。嗯,小时候的我们确实非常听话,长大后就真成了一个逆来顺受,人云亦云,没有主见的人。

现在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还会常对这个外孙说要听话,要乖。我理解父母那辈没有学过如何养育孩子,会偶尔引导他们不要再这样教育晚辈。我明白,我决不能走他们的老路,我允许我的孩子做自己,不要求他要乖,要听话,经常鼓励他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把他当成独立的个体,尊重理解他。

虽然知道父母养育的方式有错,让我成长为今天的我,遭遇那些人那些事。内心里并没再有怨恨,有的只是感恩。他们的童年也许就是这样过来的,所以会延续老一代的教育方式。他们在那个吃喝匮乏的年代,能把我们仨养大,还能够供我们读到大学,实属不易。他们生我养我之恩,我一生难以回报。若没有他们供我读书,我不会开智,也许只是无明的活下去。所以,有生之年尽自己所能,侍奉他们到天年。

3.作为父母,要让孩子清楚,对爸爸妈妈最大的爱,是看好自己别惹事。让孩子知法,不越红线。推荐少年读《皮皮鲁和419宗罪》。

父母养育孩子过程中放在首位的是安全问题,我想这也是我父母在我们小时候让我们听话的原因之一。在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我们时,让我们听话照做,不出危险,平平安安的长大,就是他们能力所及了。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十多岁后羽翼渐丰,想要独立自主的孩子们,大脑尚未成熟,若不懂得法律,很容易越过红线,犯下一生难以弥补的错误。所以在孩子十多岁时,给孩子读一读《皮皮鲁和419宗罪》。

4.给家长的话:这是一个禁忌相继崩溃的时代,没人拦着你,只有你自己拦着自己。你的禁忌越多,你的成就越少。人只应有一种禁忌:法律。除此之外,越肆无忌惮越好。

这是让家长给孩子灌输的思想,也是给已成年家长的话:人生不设限,才能活出想要的境界。

计划实践:

1.经常告诉自己,不要把“听话”挂在嘴边,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勇敢自信表达自己的想法。

2.不给孩子的人生限制,给他看力克胡哲的视频,带他翻看《人生不设限》这本书。

3.等孩子十岁,成为少年,给他读《皮皮鲁和419宗罪》。

—THE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郑渊洁家庭教育》学习与实践 第15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tq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