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日金句·《孟子》共读第86天

每日金句·《孟子》共读第86天

作者: 张梅霞欢乐诵 | 来源:发表于2024-08-06 21:34 被阅读0次

    原文:

            葛伯仇饷。(滕文公下6.5)

    译文:

            葛伯仇恨送饭食的人。

    文心一言:

            “葛伯仇饷”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成语典故,它源于中国古代的商朝时期,具体记载于《孟子·滕文公》等文献中。以下是对“葛伯仇饷”的详细理解:

    一、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商朝初期,商汤作为商国的君主,致力于国家的统一与强盛。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与商国为邻的葛国及其国君葛伯。葛国与商国相邻,这种地理位置的接近使得两国之间的交往和冲突成为可能。

    二、事件经过

            葛伯的行为:葛伯作为葛国的国君,其统治方式引起了商汤的不满。据记载,葛伯不关心人民的生产生活,只知享乐,且不举行在当时被视为重要活动的祭祀仪式。当商汤派人询问为何不进行祭祀时,葛伯以缺乏祭祀用品为由推脱。商汤随即赠送牛羊等物供其祭祀,但葛伯却将这些物品据为己有,并未用于祭祀。

            为了进一步帮助葛国, 商汤派亳地的民众前往葛地帮助耕种,并派老弱之人送饭给这些耕种的民众。然而,葛伯非但没有感激,反而派人抢夺这些送饭的人,甚至杀害了一个送饭的孩子。

    三、成语含义

            “仇饷”的解释:“饷”意为赠送或送饭,“仇”则在这里表示怨恨或敌对。因此,“仇饷”即指对别人的赠送表示怨恨或采取敌对态度。整个成语“葛伯仇饷”用来形容葛伯对商汤的好意和帮助表示敌意和怨恨的行为,也用来比喻那些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

    四、历史影响

            商汤的征伐:由于葛伯的恶劣行径,商汤最终决定征伐葛国,消灭了葛伯的统治。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商汤的正义和决心,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君主对于国家统一和秩序维护的重视。

            文化传承:“葛伯仇饷”作为一个成语典故,被后世广泛传颂和引用,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它提醒人们要知恩图报、不忘初心,同时也揭示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葛伯仇饷”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描述,更是一个富含深刻哲理和道德寓意的成语典故。

    张彤媚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金句·《孟子》共读第86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tx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