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今天的书画市场,郑板桥的一幅字“难得糊涂”占据了海量的份额,这绝非偶然。“难得糊涂”,也绝非郑板桥的发明。
“绝非偶然”是说人生有太多的无辜、太多的无助,太多的无聊、太多的无奈……世间万事惟糊涂难也。郑板桥亦有所悟,于是他在一个看似偶然的时间,偶然的机会,偶然的场合挥笔写下了“难得糊涂”四个大字,进而小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这极大的契合了芸芸众生的忧思愁绪。
殊不知先人们早有发现: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糊涂,取名无为;庄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逍遥;墨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非攻;如来发现了糊涂,取名忘我。
然而,郑板桥真的“糊涂”吗?也绝非可能!真正糊涂的人,不可能诗书画“三绝”。——其诗文的成就,自不用说;书法以隶体掺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绘画上,一生只画兰、竹、石,一幅《竹石兰蕙图》,曾卖过4600万。
中国智慧·难得糊涂其实,他的心里像明镜似的——无奈的事情,努力也没用的事情,就不要纠结了,放弃吧,就当没看见,把精力放在有希望的事情上,好好努力。仕途无望,济世无门,那就好好地写诗画画写字吧,一样成就斐然。世上的官吏很多,大浪淘沙,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却只有一个。
有些事,问的清楚便是无趣。佛说,人不可太尽,事亦不可太尽,凡事太尽,缘份势必早尽。所以有时,难得糊涂是上道。
这就是“难得糊涂”的真谛——表面糊涂,内心清醒,走该走的路,不在无奈的事情上浪费时间,一辈子很短,浪费不起。
中国智慧·难得糊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