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牌,是今年创业投资圈,受大众关注的一条赛道。
但当各种力量投身其中后,你会发现,面对产品、渠道、媒介的全面变革,很多“引以为豪”的经验已然失效,新的打法和概念则变幻无穷,如何抓住底层的价值与规律,去真正理解和打造新品牌?
消费行业的竞争,本质上是对消费者时间和空间的竞争
过去一个经济周期中资本推动的估值泡沫已接近破灭,可想而知又是10 年一个轮回的一地鸡毛。
2008 年年末开始的金融危机,从金融危机开始扩展到经济危机,发展为信用危机。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各行业的产业价值链几乎断裂,房地产市场瞬间冷冻,全社会缺乏资金的流动性,大部分强周期产业在那个时期都处于崩溃的边缘。凡为过往,皆为序章。
在经济遇到极端周期时,我们会发现往往周期性生意受到的冲击最大,特别是现金流出现危机。然而,服务于最终消费者的事业依然保持着非常健康的现金流,业务发展比较稳健。
归根结底,人类社会争夺的是生存的选择权:时间的自由和空间的自由。消费行业的竞争也同样如此,本质上是对消费者时间和空间的竞争,当然核心是对消费者时间的占据。超级大生意往往是占据消费者更长时间的模式。
本来终极竞争是对时间的竞争,时间将成为终极的成本
未来的终极竞争更是对时间的竞争。当我们直面未来的变化时会发现,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将是未来最大的变量,并且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未来演化的进程。
放眼全球,老龄化正在重塑整个世界。中国中位数年龄已经高达36.7 岁。我们的适老化基础设施都没有准备好,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生命长度的追求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未来会出现大量富裕的老年人,他们将推动时间价值的全面重估。如何延续生命、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将是长期投资运作的核心。而购买自由时间的交易价格将非常高。
多元化,碎片化流量环境下的新品牌机会
1、品牌价值不断凸显,成为长期跨越周期的核心能力
超级流量平台的激烈竞争反而体现了其体系脆弱性的一面,碎片化的并存的流量平台则是短周期的具体体现。过去几年,中国出现的新零售在流量端的创新,使得我国商业在流量端的复杂度已经冠绝全球。
所以,在不稳定和碎片化的流量环境中,商业进一步发生重要的演化,优质的供应链端实现竞争后的集中化特征,其品牌价值不断凸显,形成了更能长期跨越周期的核心能力。
从长期趋势来看,品牌将从产品制造逐步走向服务化,品牌也会变成系列性的产品、服务和体验,满足消费者更综合性的需求。
加速度的商业竞争带来更短的产品周期,使得未来的商业竞争更加残酷,如何形成差异化的消费者认知成为商业领域的一个生存法则。
2、媒体依然重要,但具有吸引力的创意和制作才是核心
品牌是一种认知效率的结果,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方式在过去的工业化时代转向互联网时代的进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伴随这个过程,媒介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中心化的媒介逐步走向了碎片化的媒介。消费者获取信息,形成心智概念和认知的速度都越来越低,信任的成本在不断上升。品牌的认知效率是不断下降的。
3、新品牌时代,让消费者产生购买冲动的互动沟通是关键
传统品牌将产品信息进行浓缩,形成规模化、可复制的连接符号,品牌的价值是提高人与产品的连接效率。
而今天媒介呈现多元化、碎片化的特征,消费者的信息渠道不再闭塞,有机会和企业进行直接的多元互动。
品牌企业难以快速影响用户的记忆,消费者的信息获得与产品购买决策逐渐一体化,推动我们进入了所见即所得、决策即购买的新品牌时代。
在新品牌时代,让消费者产生购买冲动的互动沟通是关键,特别是带来裂变的高效激励以及口碑式的爆炸传播。
如今我们需要构建更多的消费者触点,构建更好的消费体验。数字化营销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判断投入产出的工具,过去广告业往往无法判断品牌投入和销售之间的真实关系。
新品牌运作的核心,是重构一套新的经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营销体系。
主要是通过新的营销手段,采取微信社群等新的社交方式,重构品牌与客户和消费者的关系,从没有关系、弱关系变成有关系,甚至是强关系。
快消品市场走过了产品主权时代、渠道主权时代,目前进入消费者主权时代。在消费者主权时代,重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体系是一种必然措施。
从目前品牌企业所面临的问题看,要想有效解决用户数减少、市场占有率下降等问题,单靠商品营销难以奏效。
建立以经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会员管理体系,可以解决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价值交换问题。而互联网对营销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它创造的很多工具和平台在深刻地改变营销效率。
手机变成移动终端,把人们之间相互的连接变成了移动化、碎片式、随时随地的连接。企业可以借助小程序等技术手段在企业与用户之间建立更广泛的连接,以影响到更多的消费者。
新品牌营销的目标是要有效经营用户价值,它不是以用户数量的多少为判断标准的营销模式,而是以用户价值高低为主要判断标准的营销体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