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71105(四)7:08~一尘
一、请用“高”“远”组词:1. 2.
您组的词中,是否有“好高骛远”、“高瞻远瞩”?
二、“若水”与“治水”
上善,若水与治水。
上善。上:至高,至(最)。《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
若水。若:像,如,似。类比,比喻。从汉武帝以降(姑妄言之)至今,(至西历1973年前,只有“若水”)言“若水”,多停留于形(身)外,而少有“牵涉”形(身)内者。~7:30
治水。治:治理,调理,调节。既包括形外,又包括形内。可以既知形外,又知形内;可以既知形外,更知形内。知外短,知内久。若水者,一时;治水者,终生。若水者,只有极少部分人,(达到一定高度*境界),也会(为民众)治水。如大禹,(都江堰),苏东坡,毛泽东时代(红旗渠,八万余座水库)。……~7:52 如此,是否可以说:“若水”者,多“知”障(被“蒙蔽”),被“好高骛远”(架空);“治水”者,犹如在“道生一”时,就能“居高望远”,甚至趋近“高瞻远瞩”呢?~8:00
若水:处下,有静,善利万物,不争。
治水:一、处下,有静,善利万物,不争。二、修身。1.外修:洗脸;沐浴;梳理(理发,修剪手脚指甲)。极端:(生活)化妆(矫饰),手术改形容;手术(切肿瘤,换器官)。2.内修:调身(姿、态),调心,调呼吸,调节奏(频率),调意,调念(欲)。久久为功,即“调人生”。~8:31 三、中医文化,五行,肾主水,主精;肺主金,主气主魄,生水;心主火,主神,主魂,克水。~11:44
三、若水与治水
《道德经》第八周学习 (西历20201102-20201108)47171109(一)1:23~
【第八章】易性,52治水
上善若〈治〉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有静〉,处〈居〉众人〈无“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潚〉,与〈予〉善仁〈信〉,言善信〈无此句〉,正善治,事善能,动〈蹱〉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1.
有道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利,居处在众人嫌弃的低洼之处 ,所以接近于道。
居处上善之地,心灵善深邃;交往善仁爱,说话善守信,为政善治理;做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因有不争美德,所以没有过失。
2.〈一尘〉至高之善,是治理水(注:指形外,特别是形内)。水,善于滋养(利:利于)万物,而又常常处于静态。(有句话叫“心静如水”)~1:59 “心安”于“万物”(众:一切物,万物;“众人”:窄化,儒化。)(都)不愿意呆的地方,所以(水)几乎就是“道”的化身了(注:此处,为象喻。)~2:16
(人学水,老子揭示了六项启迪)1).居无争之地(地方,位置,状态);2).心,善于平静,清澈(心静如水,如“渊中之水”:清澈而透明);~2:28 3).给予、付出的(东西),使人心安(没有顾虑,即“信”);4).政务处理顺随民愿;5).事务处理、解决得体、自然;6).有动议,善于把握时机、火候。
都“没有异议”,才可以“心安”。~2:52
一尘评论:本章,河王帛,异议巨大。关键还在于对“道”的把握与感受(的深浅)。1).“若水”:像水,如水(太浅)。“治水”:首先包含“若水”(形外),同时更重形内(通过呼吸*导引*气功等,调心调身)。2).人间事,六项还是七项?在下认为,七项不如六项。六取易象。“与善仁”与“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的思想、主张,自相矛盾,故伪。“言善信”与“不言之教”的思想、主张,自相矛盾,亦伪;另外,“言”是人间最易藏伪之物。有道是“言为心声”。~3:31
同道切磋与交流:47171105(四)12:00~
宋亚力(11.4三13:46~)治人事天莫若啬,啬,小麦入库,可以理解为积累财富。
圣人不积,既以与人己愈多。
不积,不断积累财富。才有实力给与人,才能实其腹,强其骨。
一尘(11.5四8:50~)@宋亚力(大力)真人,道者,如毛泽东,从来“不积累财物”,但是他老人家,却能够“既以为人己愈有”——创立人民共和国,制定分配制度。“既以与人己愈多”——形成“毛泽东”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