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主要有两种力量:机构和游资。
有人可能会说,还有散户呢?
答:散户是乌合之众,无法定义一种风格。
所以,A股真正能引领风格的是机构和游资。
当然,二者之间有交集,比如机构中也有参与做游资票的,或者按照游资打法来做题材热点股的;游资也有皈依机构的,与机构勾兑,或者加入机构趋势股中。
机构与游资的结构,主要包括两种划分和认定方法:
1、一种是力量。
资金量大,对市场有影响,行动有组织且投资水平高的,就是机构和游资。它们是市场风格和走向的引领者和定义者。
2、另一种是思维。
划分是机构还是游资,不是看出身还是所在工作单位,而是看投资价值观和哲学,也就是交易思维。凡是基本面和估值为交易核心的,无论其是基金还是个人,都是机构思维。凡是以情绪、热点和技术为交易核心,无论是散户、游资还是某些所谓的基金,也都是游资的思维。
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无论谁怎么去呼唤和号召,或者去打击和强制,A股永远摆脱不了二者。特别是,随着机构的壮大和某些媒体的鼓吹,仿佛情绪或者游资玩法就一去不复返了。但,情绪的或者游资的玩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不会消失。最近的一次是去年年底,机构抱团,很多人,包括某些游资自己也很悲观,觉得只有跟着机构才能投资,其他方式结束了。可事实上呢?春节之后,随着机构票的暴跌,游资和情绪的炒作如平地惊雷,如火如荼,诞生了像顺控这样的妖股品种。
所以,A股的二元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并存和交替现象不会改变。无论是多大权威和股神去宣判,无论经历多少次怀疑和犹豫,我们都要相信:机构之后,会是游资,游资腻了会是机构。就像夏天和冬天之轮回一样。
因变而变。
投资风格有时候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看“天”吃饭。如果一段时间内主流票都是机构票,那我们必须加强对基本面的研究,多看研究报告,多尊重产业、赛道和估值的逻辑。而如果市场在走情绪的逻辑,就喜欢炒概念和题材,流行空间身段卡位,那我们必须顺应游资的套路。
这种转变从理论上仿佛容易明白,但现实中容易糊涂。比如去年,很多游资放弃自己熟悉的风格,全面拥抱机构逻辑,结果机构票出货,但一些游资上瘾了,入戏太深,还是按照研究员给你的基本面思路去做,结果深套在某些茅上。
如果要做一个深刻的灵活的交易者,必须应变而变,要看清市场当下阶段是流行机构还是游资,然后在选股和交易上,主动拥抱当下流行的那一派。
2020年伊始,疫情施肆虐,上半年虽然偶尔有机构票,但整个上半年核心的风格是游资主导,比如口罩股、疫苗股、呼吸机股、中药股、检测试剂股、粮食股、特高压股、抖音股、免税牌照股,成为市场的主流。市场的核心玩法是概念、热点和情绪。而下半年,机构慢慢夺取了话语权,白酒、锂电池、太阳能,以及各种茅,成为市场的核心。极致的时候,游资都开始怀疑自己的方法是不是永无用武之地了。北上广深各路游资纷纷去读研报,去找研究员,甚至开始去调研。
而今年,特别是春节之后,机构票纷纷下挫,游资风格又开始抬头,医美、碳中和、二线白酒、ST摘帽、超跌垃圾股纷纷抬头。市场炒作不再以基本面为主,而是讲究身段、卡位和情绪阶段,出现了顺控这样的年度大妖股。最极致的情况是三峡能源,这种超级大盘股也按照情绪的走法,连续出现四个一字板,把游资的套路炒到癫狂。
当然,物极必反,随着物产中D连续一字跌停、齐鲁银H的A形下跌,游资的一元慢慢开始弱化。而机构的一元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暗流涌动许久。以宁德为代表的新型产业,代表机构风格逐渐抢夺话语权。
在新旧风格交替的时间窗口,游资和机构都有各种的代表,但一旦机构的一元定性,那么我们就要做好另一套准备,并重新适应机构的打法。
如果(因为我们无法100%确定就机构的一元会垄断下半年),如果机构的一元重新垄断市场,我们必须放弃情绪的世界观,弱化身段和卡位的思维,取而代之的是,思考估值和对标,思考基本面正宗性和产业方向。同时,多拥抱趋势走势和头部企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