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017980/e8362b90c5002c30.jpg)
不少的育儿观念中,提倡要多表扬孩子。通过表扬认可,给孩子正面反馈,来塑造他的行为。但在本书作者岸见一郎看来,这个也有风险。他提倡不批评也不表扬的教养方式,这点挺与众不同的。
作者认为,批评和表扬都不是平等地对待孩子。批评,通常是指责,及给予压力,肯定不利于孩子成长。但表扬,也是自上而下的,常发生在上级对下级之间。当你觉得,你比孩子强很多,你跟他就没法平等对话的时候,批评和表扬就出现了。无论是柔和的表扬,还是残酷的批评,你都没法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有效指导孩子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无法实现有效的指导。这就是岸见一郎的最基本的底层的逻辑。
这个观点,来自于阿德勒的研究。作为一名哲学家,岸见一郎特别喜欢研究阿德勒。他发现,阿德勒的哲学非常有助于养育孩子。大家熟知的正面管教,也是以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做支撑。
岸见一郎的好几本书,最著名的就是《被讨厌的勇气》,都是从阿德勒的哲学出发。告诉大家,我们怎样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怎样能够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作者认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达到自立。而自立的标准,包括三方面:
能够独立作出选择
岸见一郎说,他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有一次,就是他回到家跟他妈妈商量,他说,妈妈,我能不能去参加一个同学聚会。那一刻他妈妈说了一句话,让他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他的妈妈当时随口说了一句,这种事情你自己决定就好了。他突然觉得我自己决定就好了。我今天晚上不回家,我要去跟我同学玩,这种事竟然让我自己决定。那一刻给他带来的感觉,就是成长。就是他突然意识到,他自己可以为自己作出选择,作出决定。这是一个人自立的第一件事。
当然,一个人能够做出选择,也要学会自己去承担这个选择带来的后果。这也就要求父母要适时的给孩子更多独立的空间,否则就会妨碍孩子自立。
能够独立地判断自己的价值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会被别人赞美和批评所左右,依赖于他人的反馈。一件事要不要做,取决于他人的评价。这样的选择,看起来是自己的选择,其实并没有独立的判断,并没有自己的思考。
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是因为从小经常被大人批评或表扬,孩子不希望被批评,而是尽量被表扬,他们就会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而好好表现,而好好表现的想法一旦无法达成,就有可能有坏的表现。所以他们做事情不是为了发现自己的价值,而是迎合他人。这就是典型的无法自立的表现。
所以第二个自立的标准就是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
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孩子小时候,需要父母不断的帮助。但假设孩子已经长大了,却依然假装什么都不会理所当然的从大人那里说去帮助,那这样的孩子就错误的把自己当成了家庭的中心。他们一遇到麻烦,就总希望他人为自己解决一切困难,总觉得别人帮他是应该的,这世界都要围绕着自己转。这样的人,就没有长大。
深挖自己内心,会发现这三方面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即不能够独立地作出选择,不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常以自我为中心去想问题。这是我们教育的目标,也是实现自立要完成的三件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