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活
一位空巢青年关于“无现金社会”的忧虑与思考

一位空巢青年关于“无现金社会”的忧虑与思考

作者: 高傲的犀牛 | 来源:发表于2017-08-08 16:36 被阅读0次
    文/高犀,图/视觉中国

    8月1日至8日,支付宝推出“无现金周”活动,与此同时微信支付“无现金日”也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无现金社会”的概念再一次进入大众视野。

    作为老司机,我总会在裤兜里装几百现金,以备不时之需。今天摸出来整理发现,我已经几个月没用出去一分钱了。

    为何现金是“以备不时之需”呢?因为生活在杭州,大到交房租,小到坐公交,都可以用手机支付。甚至我在路边买一个香喷喷的烤番薯,也是用支付宝扫码付钱。

    也许你已经发觉,移动支付已融入我们吃喝安乐、缴费就医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我们年轻人,这一变化更加深刻。

    事实上,这一变化大规模发生在中国也就是近两年的事,但它表现出来的势头令人错愕。站在收银台前的我们,已不再是掏出钱包,而是习惯性地掏出手机问一句:我扫你还是你扫我?

    面对“无现金社会”这个暗流涌动的大趋势,作为一名身处其中的普通用户,我有一些忧虑和思考。

    一、现金最终会消失吗?

    我们的生活从未如此智能便利,这也直接导致了现金正在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或者说现金的使用率正在大幅度降低。

    从华尔街证券分析师玛丽.米克发布的2017年《互联网趋势》中可以看出,从2012年至2017年,中国用5年时间,从移动支付交易额几乎为零迅猛增长到如今5.5万亿美元的惊人规模,相比之下美国则只有1120亿美元。

    这场无现金化革命,不止是席卷一二线大城市。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所做的《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城乡移动支付用户的比例很接近。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最多,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列第二,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列第三位,占比为17.0%;地级市列第四位,占比为15.8%;直辖市和乡镇地区分别为14.5%和14.2%。

    从农村到城市,手机支付如同星星之火,整个中国都在共同见证着无现金化的燎原之势。在不久的将来,现金是否就此消失?由此而生的种种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例如,无现金化后,我们手机里的财产价值会缩水吗?它的价值是否需要实物去衡量?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会转变为类似于人民币的流通货币吗?

    当实体货币变成一串数据代码,我们是否该担心互联网公司抵御网络攻击的能力?当储存我们财富数据的服务器被损坏、被攻击时,我们的财产可以被补偿追回吗?

    当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占据买卖双方之间的支付通道,掌握的“金钱力量”越来越强,它们是否具有某些“国家”的含义?它们是否会成为凌驾于国家之上的庞然大物?

    ... ...

    这一切疑问,仅仅来自我一个普通用户的浅薄认知。无现金化所带来的深层次影响,也许藏于冰山之下。

    而一段支付宝对外公开的言论,对此做出了解释:我们希望用5年时间,推动中国率先进入无现金社会。无现金社会不是“消灭现金”,而是指能用现金支付的地方都能用上移动支付,让“无现金”成为新的主流支付方式,让支付不再受现金的约束。

    由此可见,无现金社会也许是人类社会因为科技进步等因素。发展到现在的必然结果,是货币形式、支付习惯的正常迭代。现金并不会完全消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将和移动支付一起并行不悖。

    二、“无现金”它能带来什么好处?

    微信支付高级运营总监黄丽认为:所谓的“无现金”对于普通用户来讲是一种趋势,这种更便利、更灵活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才是其本质,它不只是一个金融方面的概念,而是包含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的确,无现金化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也许它是唯一懂得关怀空巢青年的“好伙伴”。

    每个月的19号,我都准时通过支付宝缴纳当月房租,不需和房东周旋;

    夏天燥热,吃饭大多靠外卖,偶尔吃门吃饭也用手机扫码支付;

    出门前在家叫辆滴滴,司机快到时再下楼,送达后直接下车自动扣款;

    休假时出去旅行,一个APP可以完成预定酒店机票门票所有流程...

    除此之外,国家对于金融交易更能有效管控。今年7月正式实施的《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指明,大额现金交易的人民币报告标准已由“20万元”调整为“5万元”。另外,卖房、买房都得用自己的银行账户。不能用现金交易,手头买房的现金必须存进银行进行交易。

    这些新政的实施,得益于无现金化后,每一笔交易都可以被追溯,它不同于现金时代难以监控。比如,我们常会在香港电影中看到黑帮大佬交易都是用一整箱的现金。

    尽管如此,金融犯罪已不可避免的进入下一个时代。但无现金化终究是让让商业更智能、让金融更普惠,让社会更高效。

    三、“无现金”它会带来什么坏处?

    早在京东阿里快递之争时,就有言论指出,未来的互联网之争就是数据之争。谁掌握了数据,谁就能获得决定性的领先。

    我们的支付习惯其实就是这场数据圈地运动的中枢神经。从我们的支付习惯中,巨头们可以了解到我们的穿衣喜好、饮食习惯、健康状况,甚至是性生活频率。大数据下,我们几乎是一丝不挂。

    仅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看,我们的生活也因为缺乏实体货币带来的仪式感,而变得浮光掠影。那什么是实体货币带来的仪式感呢?

    是坐公交车时,翻遍裤兜也硬币不够的匆忙慌乱;是放了学买烧饼吃时,一个一个钢镚数给阿婆的细致较真;是大年三十长辈给压岁钱时,推来让去的小窃喜;是拿到第一个工资信封时,数了十多遍的穷开心...

    当我们得到的同时,也意味着失去。此与彼之间如何衡量,全看我们自己如何取舍。

    我从来不拒绝科技的进步,人类只有不停地向前发展,才能立足于这颗蓝色星球,去探索更广袤的宇宙。

    可我也深深地担忧科幻电影中描述的未来世界。飞行汽车在摩天大楼间穿行,机器人取代大多数的工作,人们不再阅读,不再听音乐,一切都是那么冷冰冰的,找不到一束温暖的灯光。

    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科技进步,势必带来人文艺术的落幕。大师不再有的时代,我们该去何处找寻自己的存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位空巢青年关于“无现金社会”的忧虑与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at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