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的日子
马红霞
起风了,酷热的暑气褪去,好像早来的秋凉到了,没有预约,没有期待。
刚刚在床上慵懒地浏览网页,不知怎么就看到了孟红梅老师的那篇纪实散文,一下子把我带回到二十年前,泪眼朦胧之际,往事的一幕幕又漫漫上演。
那个曾经现在看来什么都不懂的我,在那个被历史留下烙印的师范校园里,浑浑然就走过了匆匆的青春。三年的师范生活收获了什么?现在仍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也没有思考过,毕业了,有人收获了知识,有人收获了能力,也有人收获了爱情,而我一无所获,迷迷糊糊,怎么就一下子到了眼前,现在想想,幼稚无知再加上没有思维的动物,那就是我了!
毕业后的天真,可能值到现在仍不能摒弃,当别的同学都想尽一切办法改行时,我仍坚守上了师范,不体验当老师的生活会成为生命中的遗憾,于是我被分到了我们乡镇应该是最落后的一所小学,也是我的家所在的一所小学_马庄小学,当时的情景,我在教育自传描述过。不蔽风日的教室,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课桌,凹凸不平的地面,缺编严重的教师……就这样我以为先体验生活,不行再改变,现在才知道有多天真!
再以后是面对组建家庭,当别的女同学都通过婚姻改变了自己,有的因此过上了物质富足的生活,有的因此早早调进县城,那个时期我特讨厌一切人用调工作作为条件而和我去涉及婚姻,这种固执时值今日没能改变,我自守着那份自尊依然执着地等待着,也许生命中的缘份真的是前生注定,当老公出现于我的面前时,曾经信誓旦旦不会找个老师的诺言瞬间崩塌,于是我们走在了一起,在一个小小的校园里过起了快乐的田园生活。
我们结婚的新房是学校里靠近教室头的那一间,用报纸美化了墙面,我们的家具是我毕业几年的积蓄买的一套组合柜,床是老公家N年前就请木匠做好的,高高的带着个床头柜,我们又买个垫子铺上去,上床如同上山一样困难。可那时也真没觉得苦。女人沉浸在爱河时是最傻的动物,会忽略所有的一切。小小的黑暗的厨房里,因为潮湿晚上会有蜗牛爬上切菜的面板,留下令人恶心的丝丝闪亮的爬痕,也正是那时候我认识了无壳蜗牛这样一种让人生厌的动物,它在我的生活中存在了好多年。住室的后面是学校的垃圾池,我们的后窗一年四季从未打开过,因为窗后的臭味,飞尘远远超过你不开窗户的烦恼。
我们住房的后排也住的是我现在的同事张老师。前排的相同位置住的是我现在学校的朱校长,小小校园里住了五六户人家,放学之后各家开始开炉做饭,香味会飘满整个校园,饭菜好了都会端到中心路上相互品尝,一直以来我们都称这是马北小学曾经的共产主义社会。现在想来仍是那么祥和和美好。我和老公是在歌唱中度过那段清苦的生活,那时的我完全像个幼稚的童孩,无忧无虑地生活,常年不发工资的匮乏,我都没觉得这是个严重的问题,也许是因为双方家庭条件都尚可吧。当很多双职工经济上因常年不发工资限入困境时,我和老公还没感到为难过,初次体验生活的窘迫是怀了儿子之后,老公带着家里仅有的几百元钱去新乡进修了,我一个人落寂地住在因放假而更加无声无息的校园里,也很少想出去买东西吃,因为其实口袋里就没有几块钱,虽然可以向双方父母伸手,但我不想已成家的人还是他们的负担,不能自立。后来整理衣柜时偶然从口袋里发现被遗忘的几十元钱,那种狂喜无异于头上砸到到了陷饼,感觉恍如昨日。这件事,我没告诉老公,因为我怕他会辛酸和难过,直到现在,随着生活渐渐转好而逐渐褪色,可那怀孕时所受的委屈每每记起,总忍不住会心酸一会儿。
再后来儿子出生了,我们在家里帮助下也借了钱,在街上盖了楼房。深夜时分,我俩在工地上畅想美好未来,憧憬着我们的幸福生活,多像一对面对苦难的勇士。可仅就借债一万对我俩来说就是天文数字,收入低微,食不果腹,怎么偿还这毛巨款?为还债,也为更好的生活,我们和当时许多双职工教师一样走向了经商之路。
我们先推销过教辅资料书,为了进书,老公需早上乘去商丘的车,到商丘批发市场去批发,去商丘的车每日往返只一趟,慢了赶不上就到不了家,至今尤记得夜幕降临时分翘首盼望的情景,远远听到汽车的鸣笛声,心中的希望就会满满的溢在心间。书商做了一次,谈不到成功与失败。但感觉这次去推销放下的是脸面,那下次就张不开嘴了这书的生意也就划上了句号。
春节时分,也是放假之际,发现春联生意挺红火,于是我放假之后和很多老师一样走上街头卖对联。卖对联是从进入腊月二十开始有生意,早了也是徒伤神,没人买,乡邻们不到进入年集是不会买的!那时为了多卖掉点春联,我会在背集时到其他乡镇摆摊,安徽的新兴距离最近,在寒风刺骨的早上,坐在去新兴卖布的三轮车上,尽管围上厚厚的围巾,依然是寒冷无比,到地方手脚冰凉,四肢僵硬,冷是遇到的第一大难题,可怜的是,找人占了摊位摆了一上午的对联却无人问津,居然连买包子的钱都未卖到,那时我才明白做生意不是我想像的那样。商人的算计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我理解了商人的不易,尤其是小商贩的不易,原来对小商人的反感渐渐消褪。
当残酷的现实再一次击溃我的梦想之后,有家亲戚做粮食生意的,正好缺我们这样的帮手,加上那时农忙季节都会放假,正好参与这样的生意活动,还好几年的粮食生意做下来,经济上我们居于教师中领先水平,可做粮食生意的风风雨雨也是历历在目。整夜装车的操劳,质检把关的烦琐,那真是叫一个字“累”。但从经济收入来看,给低微的教师工资相比,一个季节的收入,短短半个月居然可以和一年划上等号,于是我们的日子也就渐渐好起来!我们成了双职工中的富裕户,是很多人羨慕的对象,却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的艰辛,彻夜的辛苦,资金不足的困惑,总之一切的一切,光环的背后是辛酸和泪滴。
后来工资长了,生活好了,文人的清高让我们停住了经商脚步,生意就不再做了!我和我的老公又恢复了纯粹的教书生活和每位普通教师一样的生活,后来又积蓄力量在新城买了套房子供孩子上学,生活的苦难离我和我的家人渐行渐远,但那曾经的岁月真没几人能读懂?只有经历过的那代师范生才会明白吧!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如岁月之刀刻在每个经历过的人的心中成为生命中一道永恒的风景……
曾经的曾经,过往的过往如今都是心中的一阵轻风,风起之时都不再沉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