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设计产品时,需要找到该产品的用户是谁。怎么确定用户呢?可以采用用户建模的方式。为用户建模,需要理解并形象化用户之间、用户、社会和环境之间,以及用户和我们希望设计的产品之前的一些关系和显著特征。我们通过建模,可以系统地构造能够顺利地匹配用户的行为、心理模型和用户目标的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心动的产品。
人物角色
创建一个能满足广大用户群的产品,是使产品的功能尽可能广泛吗?不是的,成功容纳大量用户的最好方式是为具有特定需要的特定个体做特定的设计。我们每个人对汽车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想设计一款能够满足所有人要求的汽车,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设计出各种不同型号的汽车:小汽车、SUV、跑车……
当我们设计一款产品时,我们首先要确定的是产品为哪些人所设计,首先选择合适的个体,他的需求代表很大一部分成员的需求。合适的个体,也就是我们的人物角色。
人物角色可以在以下方面帮助我们做好产品需求设计:
1、确定产品应该做什么,以及产品应具有的行为,人物角色的目标和任务提供了设计的基础;
2、与利益相关者、开发者和其他人进行交流;
3、在设计中达成意见一致和承诺,共同的语言带来了共同的理解;
4、衡量设计的效率;
5、促进产品其他方面的相关工作,比如市场推广和销售规划。
还可以有效规避模糊用户、边界不清和镀金功能。
怎么创建人物角色呢?人物角色产生于需求调研,主要的数据来源如下:
用户访谈、利益相关者和业务专家提高的有关用户的信息、市场研究数据、市场划分模型、从文献调研和前面的研究中收集的数据。
人物角色作为用户模型能够代表具体的个体,它们并不是实际的人,但其直接从对实际的人的观察过程中综合而来。人物角色作为用户模型有独特性,这样开发团队对其有同理心。具有同理心之后,开发团队会基于人物角色的认知和情感元素做出设计框架和细节上的决定。
虽然人物角色代表具体的个体,同时它也代表着特定产品的一个用户群体或类型。人物角色必须有动机,我们为人物角色枚举的目标是动机的简称,动机不仅指出了特定的使用模式,也提供了这些行为存在的理由。理解人物角色的动机可以让开发团第更好地关注业务目标。
目标
为用户建模的第二步是明确目标。用户目标与人的认知有关,人有三个不同层次的认知,称之为本能、行为和反思。
本能的:这是马上反应的认知处理,偏向于视觉和其他感觉的直接反应。是我们对什么好、什么不好、是否安全做出的快速反应。
行为的:这是中间层次的处理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来管理简单的日常行为,代表了人的大部分活动。
反思的:这是最后到来的处理过程,包含了意识的考虑和基于先前经验的反思。反思处理过程可以增强或者约束行为处理过程。这个层次的认知处理通过记忆来实现,而不是通过直接的交互或者感知。
为这三层认知做产品设计时,实际上是关注于三种用户目标:体验目标、最终目标和人生目标。
体验目标是简单、通用且个人的。体验目标表达了一些人在使用产品方面所期望的感受,这种目标让人们关注于产品的视觉和听觉特性、产品的交互感受、此外,这种目标通过深入了解人物角色在本能层次上表达出来的动机,还可以让人们关注产品的物理特性。如果产品让使用者感到自己很笨或者不舒服,其自尊心就会受挫,工作效率也会下降,即使有其他目标也无济于事。所以,体验目标通常是首先需要满足的。
最终目标代表了用户使用某个产品时进行操作的动机,用户执行一个操作,会有一个期望的结果。最终目标是决定产品整体体验的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必须满足用户的期望,让用户感觉他们的时间和金钱花费是值得的。
人生目标表达了用户的个人渴望,这通常超越了产品设计的情境,这些目标是深层次的驱动力和动机,它们能够解释为什么用户要尽力完成它们期望完成的最终目标。人生目标描述了人物角色的长期期望、动机和自我形象特征,这些将人物角色和产品联系起来,形成了对产品整体设计、战略和品牌的关注。
用户目标是用户的动机,体验目标与本能处理过程有关,即用户想要感受什么?最终目标与行为处理过程有关,即用户想要做什么?人生目标与反思处理过程有关,即用户想要成为什么?人物角色、目标和情境的运用是发挥本能、行为和反思设计力量的关键,也将这些凝聚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构造人物角色
创建可信并且有用的人物角色需要经过详细分析和创造性的综合工作,可以通过如下步骤进行:
1、发现并确定行为变量
我们把观察到的行为的一些独特的方面列出来便形成了一个行为变量集。要发现不同行为模式之间的最重要的区别,可以通过如下问题来进行分类:
活动:用户做什么,做的频率和工作量;
态度:用户如何看待产品、所在的领域和技术;
能力:用户所受教育和培训程度,用户的学习能力;
动机:用户为何会从事该产品领域范围的工作;
技能:用户在产品领域和技术范围内的技能。
2、将访问对象和行为变量对应起来
从受访主体的数据中我们发现并确定了行为变量集合,接下来可把每一个受访对象和每一个行为变量对应起来。
3、发现并确定哪些显著的行为模式
把访问对象映射到行为变量后,我们要找到在跨越多个范围内或者多个变量上的一些主体集群。一般聚集在6~8个不同变量上的主体集群可能会代表一个显著的行为模式,而这个行为模式将形成人物角色的基础。
4、综合各种特性和相关目标
对于你发现并确认的每一个显著的行为模式,必须从数据中综合细节,描述潜在的使用环境、典型的工作日、当前的解决方案和对现有产品使用上的不满,以及与其他模式的相关关系。
5、检查是否有重复并且是否齐全
从这时开始,你创建的人物角色们应该开始变得生动逼真起来,你应该检查所有的映射,以及所有人物角色的特征和目标,以确定是否存在重要的缺漏需要填充。如果有缺漏,则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研究工作,以找到在你的行为轴上缺失的行为。另外,有时可能也需要加入其他的用户人物角色,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6、较为详细地描述属性和行为
典型的人物角色描述应该是研究阶段所观察到的最重要的和人物角色相关的细节的综合,这样人物角色才能变成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利器。理想情况下,人物角色应该包含绝大部分的用户研究中的调查结果,并且这些研究结果就可以直接用于接下来的设计工作中。
7、指定人物角色类型
接下来,我们必须对人物角色进行优先级排序,以确定首要的设计对象。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一个人物角色,它的需要和目标能够通过单一界面完整而愉快地被满足,而且不会剥夺其他人物角色的权力。通常的人物角色类型包含如下几种:首要人物角色、次要人物角色、补充人物角色、顾客人物角色、接受服务的人物角色、负面人物角色。
通过这七个步骤,我们可以为用户进行建模。在这里有一个聚焦的原则,那就是:每一个界面的设计关注点在于一个单独的首要人物角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