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的行为动机,传统行动动机的来源:
1、生物性动机,满足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比如:必须要为了不挨饿外出打猎
2、外部动机,靠外部奖惩刺激产生动机带出行为。
在组织管理中,也是运用的传统的行动动机理论。认为员工工作的动力需依靠外部的被动管理和约束。对于员工是被动工作,削弱了自主性。
随着科技发展,行为动机有了新发现:人类在面对挑战、好奇、成长需求时,会产生主动行为。
但很多企业却没有随着理论的进步而发生对员工管理方式的调整。导致很多员工在岗位上找不到工作的动力、乐趣。从而产生工作厌烦、倦怠。
自主性行为同样可以迁移到生活、育儿中。前段时间,女儿学习吉他遇到了瓶颈,产生了想要放弃的念头。
1、不是没有兴趣
因为女儿刚刚还想自学孤勇者的弹奏。我也从女儿口中得知她也想学,但想暂缓。
2、自主性褪去
开始接触吉他是因为老师的一句话,让女儿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对自己的自信(老师的鼓励比家长还关键)
其次,是同学的影响。班级有她的好闺蜜也在学吉他,而且在班级活动中展示过。
孩子的表现欲是非常强的。每当班级有活动,都会想展示自己的才艺,她认为学一门乐器可以满足这个期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的激情产生的荷尔蒙渐渐消失。学习的深度、难度逐渐加深,也影响着孩子的自主性。
自主性产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自主行为。没有外界的强制、被迫,可以自己掌控;
2、具备一定的挑战。这个挑战如果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自主行动产生。让孩子觉得难度刚刚好,既有挑战,又可以应付得来。
3、爱的包容。在自主性产生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爱。
我也同时与吉他老师进行了沟通,老师反馈可以降低难度,不影响孩子对吉他的兴趣。我又建议老师可以创建打卡奖励机制,让孩子能在练习中感受到成长,同时又通过外界的奖励形成正向循环。
几个动作调整后,女儿对吉他的自主学习行为果然被找回来了。现在一周三次打卡,每次基本上都需要练习30分钟以上才能录制完毕。这个过程让她感受到了吉他技能的提升,也越来越有自信。
在工作中,其实也是一样。当我们迷失了工作方向,就朝着可以产生自主行为的方向思考。勇于做人生的设计师,让自己成为工作和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工作的奴隶,赚钱的机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