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山东省
户外登山之平度冰石涧穿越

户外登山之平度冰石涧穿越

作者: 落絮无声76 | 来源:发表于2020-12-21 15:43 被阅读0次

昨天早上六点半,我们一行二十几个人踏上了征程,这次活动的行程是去平度的冰石涧攀爬穿越顺带赏冰瀑。这是我2020年的封杖之行了,期待这次攀登能为2020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大巴车上迷糊了一觉又一觉,等领队声音响起时,已是接近了目的地,隔着车窗看到了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不知其中哪几座山峰今天会被我们踩在脚下。

大巴车停在一个小村子旁的小广场上,我们徒步进发,村子的名字很美,叫冰石涧,应是因山中的冰瀑而得名。

天非常好,没有想象中冬天般的寒冷,微风拂面,阳光明媚,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正适合爬山,真是老天作美。山脚下很空旷,周围是大片的果园跟麦田,就像自己家乡的景象,一种亲切之感油然而生。

刚开始上山时,坡度比较缓和,地上都是枯草落叶,踩在上面发出动听的嚓嚓声,像牛在反刍。身体也不怎么累,就当是攀爬前提前热身了。

行进了一小段无比轻松的山路后,还是迎来了无数高高叠起的巨石阵,大石上下之间分界线明显,就好似是被一双无形的巨手一块一块给摞到了一起,无法形容,只能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石头虽然巨大,好在表面都很粗糙,登山鞋踩上去,一点都不打滑,这样心里便踏实多了,照样是,队友们一个接一个,手脚并用,跟五颜六色的大壁虎似的摽在石壁上慢慢前进。

石头上端有领队照应着,指挥顺着哪个石缝好爬一些,遇到实在无处下手下脚的地方,领队就从上边垂下绳子,旁边队友搭把手,我们把着绳子一鼓作气,也就上去了。户外团队的协作精神是非常让人称赞的。

一块接一块的巨石,一点不敢分心,全力以赴,好像不长时间就到了顶端,从顶上往下一看,要晕了,竟然这么高,好像几十米的样子,不知是怎么爬上来的。

巨石阵顶端是一段面积比较大的平缓地带,我们四处一看,冰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冰瀑,只见我们西南方向的山壁上垂着一大片的冰挂,晶莹剔透,色泽莹润,好一个冰肌玉骨,从山顶一直我们所在的高度,应是半个山的高度吧,全是,冰瀑下端是无数根巨大的冰凌,仿佛围巾上点缀的流苏,美不胜收,蔚为壮观。

感觉就像是一道声势浩大的瀑布正从高处哗哗奔腾而下,溅到下方的水潭里,发出巨大的轰鸣,突然之间,温度骤降到零下几十度,奔流的瀑布刹那间被定格,便形成了现在的样子,好像那巨大的轰鸣仍犹在耳,下方水潭溅起的巨大浪花也永远的被冻结在了跳出水面的瞬间。

冰瀑
冰瀑

我们仰望着冰瀑,欣赏着,赞叹着,为什么它会持久存在而不融化呢,我看了下周围,我们所处的地方就像一个盆地,四周都是山峰,将这里围绕在了中间。

太阳已经在东边的山峰上探出了头,冰瀑所在的位置很巧妙的避开了阳光照射的范围,成了一个被太阳遗忘的角落,它却独自在角落里绽放出了令人惊叹的美。

队友们纷纷在冰瀑附近拍照留念,将这难得一见的奇景永远定格下来。据说可以拍出哈尔滨的感觉,有趣的很,冰瀑的形成一定是山顶的积雪融化冻结而成吧。看着石缝中那些亮晶晶的冰层,会不会是甘冽的,我掰下一点,尝了尝,入口冰凉,清爽怡人。

赏完冰瀑,继续向上攀登,巨石与土壤枯草相伴而行,坡度也缓和了很多,但还是要很小心,巨石表面被风化的碎成了大片的小砂粒,不小心就让你来个人仰马翻,虽然不至于摔的头破血流,但也一定会鼻青脸肿。

第一个山峰是最矮的,很快便到达了山顶,山顶怪石嶙峋,偶尔有几棵小松树从石缝中歪歪扭扭的钻了出来,苍翠的针形树叶轻轻晃动着跟我们这些外来人打招呼。

稍事休息,沿着山脊向第二个山头攀登,天是真好,天空湛蓝湛蓝的,通透澄澈,白云被撕扯的这里一团,那里一缕,天是如此近,好像一伸手就能扯下一片云。风比山下稍微大了一些,但还是柔软的很,是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

山脊上忽而一块巨石,忽而一块巨石,大多还是不难爬上去,遇到实在高大的,领队或者队友帮一下,也便上去了,只要恐高不严重的,都还可以。

走了一段后,遇到路中间一块拦路巨石,巨石两侧各有一条小路可以绕过去,朋友在我前边,我就那么跟着朋友从左侧踩着碎石枯草树枝深一脚浅一脚的过去了,过去才发现右侧更好走一些,我后边的队友都是从右侧绕的。

我跟朋友说,上当了,跟着你走了一条难走的路。朋友调侃我,不自己动动脑子,看哪里好走,还赖人。我随口说,出来爬山脑子放家里了,没带出来。

好像还真是这样,每次出来爬山,都是什么都不想,就是跟着团队走,脑子是烦恼之源,出来爬山赏景放松,何必带着这些负累呢。

走到山脊与山顶相接处,巨石忽然不见了,出现了大片的芦苇,虽然有些稀疏,但随着微风,那些高矮大抵相同的毛茸茸的白色穗子整齐的来回轻轻摆动,如一层层的波浪般起伏着,美到极致,自是又引得队友们纷纷拿起手机,将芦苇丛中的倩影与欢笑保存下来。

三顶小白帽

过了芦苇丛,第二个山头也到达了,回头看看第一个山头,竟然距离这么远,其间,巨石遍布,如果不是刚刚走过,都不能相信真的是自己用脚步丈量过来的。

在山顶上四处眺望,一切尽收眼底。周围都是或远或近的连绵不断的黛青色山峦,山下的红瓦小村庄隐约可辨,田间隐隐泛着白光的小路交错而过,四通八达,远处一条平静的银色河面直通南北,更远处,便是天地相接,朦胧不清。

已是十一点多了,还有最后一个需要征服的山峰,领队说难度要稍微大一点。果然,一路上巨石首尾相连,翻过一块巨石又是一块,翻过一块大的,又是一块更大的。

我们就这样爬上爬下,翻不过去的地方,领队跟体力好的队友就帮着,有在上边拽手腕的,有在下边撮着脚的。

我是跟朋友和她爱人老夏一块去的,老夏体力相当好,基本一路上都是他在照顾我们两个,哪里上不去他都是先上去,再分别将我们两个拉上去,所以遇到难爬的地方也不担心,有老夏呢。

走到山脊大半的时候,两块突兀的数米高的巨石拦在了中间,我想这两块巨石多少年前一定是完整的一体,不知经历了什么,不会也出过一个孙悟空样的石猴吧,巨石从中间咔嚓裂开了,形成了一个不到半米宽的大裂缝。

裂缝中间生长出了一棵手腕粗细的松树,是先有了裂缝才有了松树,还是因为有了松树才将巨石撑出了裂缝呢,不得而知,不过我更倾向于前者,因为石头实在太大了,不能相信小松树会有这样巨大的能量。

要攀登上最后的山峰,必须要从这个石缝处穿过,但这石缝太窄,实在过不去人。只见老夏双手抓紧石壁,两脚一蹬,便窜到了巨石顶端,看了下情况,说从巨石上过去没问题。

我右脚在石壁上找了处可以用力的突出点,踩稳当了,老夏拉住我的左手腕,一二三同时用力,嗖的一下,我也到了巨石顶上,巨石与山脊另一侧的几块差不多高大的巨石相连,沿着裂缝一边很轻松就走了过去,再踩着凸起的石棱,便重又下到了山脊上。

等着朋友跟老夏一块过来后,我们又开始翻越高低不平的巨石阵,有时遇到孤零零凸起的巨石,我们便会爬到巨石上留下伸手就能够到天的壮观一幕,老夏在巨石上的造型着实令人惊叹,或者金鸡独立,或者白鹤亮翅,或者猴子捞月,队友们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经过一番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最后的山峰,已经十二点多了,山顶上有风,从山顶下来不远便是一大片平缓的枯草地,正是吃饭休息的好去处。

许多人便贴着石壁往下攀爬,这一处,非常陡峭,从山顶往下一看,直上直下,近乎九十度,而且踩踏处都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行,别人想帮忙也无从下手。

我往下看了一眼,腿就有点发软,队伍最后是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子,一看要下去的地方,一屁股坐在一块巨石上不起来了,颤声说不敢下,腿抖的站不起来了。

她的几个朋友正在给她鼓劲,越鼓,女子的声音颤抖的越厉害,最后竟然嚎啕大哭起来,我很同情她,可也不敢再听她哭了,再听我也不敢下了,反正后边有领队帮着,无论如何不会让一个人掉队的。

很快,有几个队友小心翼翼的爬了下去,看来难度没有想象的大,我也跟上队伍,精神高度集中,任何一点石缝都是可以使劲的地方,脚下踩到一点石棱,手上把住一块石壁,自己给自己加油,慢慢向下移动。

终于也踩到了土壤里的枯草上,赶紧跑的远远的,抬头向上一看,还有好几个队友正贴在石壁上,刚才下来的地方有一二十米,居然这么高,这么陡,我的腿肚子开始哆嗦起来。

缓坡的位置基本属于半山腰以下了,山下的村庄,农田都更加清晰的出现在我们眼前,吃饱饭,一鼓作气,就能到山下了。刚刚一点多,时间很充足,可以好好享受一顿午餐。

我们在缓坡上找了一块相对平坦的石头,老夏带着刚买的户外炉具,支起锅打起火,还带着切好的五花肉,葱姜蒜末,切好的白菜豆腐粉条,酱油蚝油花生油,一应俱全,平时爬山只能眼馋别人吃火锅,这次也跟着朋友两人享受一把。

老夏熟练的爆香葱姜蒜末,将豆腐白菜粉条加进去,满满一小锅,我和朋友两人眼巴巴的盯着,肚子咕噜咕噜直叫。

正煮着呢,老夏突然一拍大腿,吓我两人一跳,“忘了带盐!”,我俩也愣了,没盐可怎么好,指着它出味呢,忽然想起我带了三小包海带丝咸菜,那就加进去一块炖吧。

炉火很旺,可怎么感觉总也开不了锅呢,朋友饿的一遍遍掀开锅盖看,老夏急得直吆喝:掀一掀,烧三天。在我们六只眼睛的无限期盼下,终于,咕嘟咕嘟的香气冒出来了,我们一人拿一个塑料盒或者盒盖接着迫不及待开始了美味的午餐,前几口等不得吹凉就塞嘴里了,嗯,又烫又好吃,虽然还是不够咸,但滋味还是很美。

我们三人就这样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吃的浑身直冒热气,那个舒服就别提了,以前爬山吃饭都是,饭是凉的,水是凉的,身体也是凉的,怪不得好些人不怕麻烦,要背上炉具来。

我跟朋友最先吃饱了,找了个草窝打着饱嗝舒服的晒晒太阳,锅子里连汤带菜还剩小半下,老夏还在一边滋溜二锅头,一边吃的津津有味,最后只见老夏舒坦的伸了个懒腰,将小锅端起来给我们看,干干净净的,竟然连菜汤都喝的一滴不剩。

就是家常的白菜豆腐,在家里的时候可没觉得有这么好吃,难道在这蓝天白云下的青山上,白菜豆腐中也融汇了大自然的精华。看来都喜欢山顶的午餐,是有原因的,确实吃出了不一样的滋味,那美妙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休息一会,又开始下山,只是往下走就可以了,没有了巨石,没有了难走的地方,大概两点半就到了山下。

在乡间小路上,我们一边愉快的聊着天,一边向村里的停车点走去,天依然很好,蓝天白云,微风拂面,大约三点半,大巴车启程回家。

2020,封杖之攀圆满结束。

相关文章

  • 户外登山之平度冰石涧穿越

    昨天早上六点半,我们一行二十几个人踏上了征程,这次活动的行程是去平度的冰石涧攀爬穿越顺带赏冰瀑。这是我2020年的...

  • 新年第一爬——登冰石涧,龙骨峰 2022-01-04

    2022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应驴友之邀,赴平度冰石涧登山赏冰挂。冰石涧位于平度旧店镇方家村西南方向,号称“大沟...

  • 户外登山之平度桃花涧休闲穿越

    昨天早上六点半,大巴车正式出发,迎着即将出生的朝阳,通往那梦幻中粉色的桃花涧…… 等被车窗外明亮耀眼的阳光晃醒的时...

  • 冰石涧穿越之番外篇

    这次穿越活动中,我跟朋友发现了一个神秘人物,在去的大巴车上,这个队友就坐在我们前边,开始我都没怎么注意到这个队友,...

  • 户外登山之平度高望山徒步

    昨天早上六点半,我们一行二十多个人出发了,目的地,平度高望山。 去年冬天,我们去过一次,此山不算高,有少许小的攀爬...

  • 户外登山之青州石道人山—柿子沟休闲穿越

    早上六点半左右,我们一行五十多人踏上了去往青州柿子沟的行程。主要这次参加活动的有很多小孩子,人数便达到了这么一个少...

  • 趣吆喝户外旅游网

    趣吆喝户外旅游网 ​ 趣吆喝聚集驴友的户外网站,专注于户外,户外探险、极限运动、骑行、越野、登山、露营、穿越、攀岩...

  • 深圳主要户外线路

    深圳人爱运动,爱户外,深圳主要户外线路分为五大类: 一、溯溪及穿越线路; 二、海岸线穿越线路; 三、登山及穿越线路...

  • 永嘉12峰山脊环形穿越游记

    丁酉年冬月,湛卢户外一行15人,徒步登山,穿越永嘉12峰,站在群山之嵿,迎接新年的曙光。 31日早晨,我们从来龙山...

  • 空谷幽幽,豹竹萧萧——游览豹竹涧(2022.10.15)

    旅友几次邀约平度豹竹涧,都有事错过甚是遗憾。距离不是太远,10月15日,得空自驾前往。豹竹涧位于平度城北约3公里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户外登山之平度冰石涧穿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ol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