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唐的小诗 | 来源:发表于2019-07-02 09:00 被阅读1次

            这是我第二次看《箭士柳白猿》,第一次没看懂,第二次——也没看懂。所以下面的言语是属于似懂非懂的。

            徐浩峰的电影或许也该归类为诗化电影系列。它们与《路边野餐》抽象、梦幻、意识流不同,它们属于古典,属于时代感,属于写意画。你能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读到古体诗的章节与凝练,还有《唐宋传奇》之类的炫目。

            前天看新闻,哥伦比亚进行关于结束国内战争走向和平全国投票,结果是反对派赢得了投票结果。如果从字面上来看,这是个代表着和平与复仇的问题,结果是复仇战胜了和平,或者说是不妥协战胜了妥协。

            哥伦比亚政治活动的无间道我们不表,这出电影的“中间人”柳白猿所担当的“公义”与经历的“复仇”却与哥国这一回有异曲同工的意思。你别以为公义是民心所向高大上的玩意,大多数的时候更是两头不讨好的脏活儿。至于谁给了柳白猿这样的使命?电影也没有交代,我们可以直接理解为这是一个人内心的责任感罢。至于复仇,也可以看做是每一个人内心里自私自我的一面,为了谁都有道理。影片里的复仇有点春秋战国的意思,“士为知己者死”没有公义正义可言,自然复仇也没有是非之分。

            主持公义与进行复仇只是故事的结构性问题,是展示心灵的历练过程的载体。逃离、寻觅、胜而胜之才是主体性内容。徐浩峰在电影里安排了三个女人:姐姐,洋妞,唱戏女,分别代表了他心路历程的三个阶段。和每个不断反思与思考的人一样,这几个历程在人生每个阶段都是会反复出现的,会伴随着一直到各个阶层不同的放下与释然。就比如姐姐在大部分的时候反复出现,在较后的部分已然消失,意味着“逃离”在柳白猿心里的泯灭一样。

            徐浩峰曾经说“姐姐”是我们中国一百年来自毁城墙的文化传统。这句话说得残酷但不无道理。“姐姐”代表的柔弱与守候可谓是中国文化与思维的一种映射,它是“不抵抗”与无力抵抗的表现,而我们的国家不也就是曾经在这样美的“传统”中被凌辱的么?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里设计了第二个女人“洋妞”来点燃柳白猿开启“追寻”的原因罢。而第三个女人“唱戏女”更是电影里“胜而胜之”的代表,是柳白猿“破茧”的主要过程。

            有些话,说白了就没意思,比如爱;有些事,会意会心会神很有意思,比如爱。电影里柳白猿经历的三个女人,一个是怜,一个是爱,一个是疼。但每一个都如迷,都如留白。正是如此,所以柳白猿才能一步一步的去明白,去填满。都说女人是一本书,此话不假。可不是吗?人们都是“帮忙”的人,帮与不帮,在人,也在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pa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