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网络技术日益发达,各种公众号、APP琳琅满目,信息大爆炸时代,快餐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但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一个公众号或APP,每天都在坚持阅读、使用中。
我是一个相对极简主义者,不喜欢关注太多,也不喜欢手机里出现那种未读的标志,因此在信息筛选上就经常会做断舍离。
但有一个公众号,自从关注以来,每天都在非常认真的读,其中的好句子会积累起来,感触深的文章会收藏并分享给好朋友们。
它帮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令我跳出繁琐的工作生活,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看自己、看世界、看生命。
文末在揭晓公号,今天主要分享公号中的一篇文章。自关注以来,这应该是作者第二次转发该文,我读的却不止两次,每次读完都醍醐灌顶,想明白了许多,感恩遇见。
1
文章从《庄子》的《德充符》说起。
《德充符》我没有读过,但通过梁冬在文中的介绍,知道它讲的是一个失败却超级有魅力的人。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身体有畸形、长的不好看、又没有钱,为什么会有魅力呢?
梁冬给出了他的结论,然后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例子:饭桌上吃饭,是不是遇到过这种情况,大家突然不说话了,有些人为了化解尴尬,忍不住主动说话。
除了这种情况,许多时候其实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一些人一直在喋喋不休说着,或是为了寻找存在感,或是聒噪到停不下来。
与这些人不同的是,还有着一些人,他们更多的是倾听,无论是乱糟糟的环境,还是突然凝固的空气,他们都怡然自得,没有丝毫的不自在。
梁冬称这种人是具有自处的能力,他对外在发生的一切,没有那么强的评判和情绪反应;也不对自己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有那么高的要求;不认为自己应该怎样,只是安静且怡然自得的待在那里。
读到这里,其实我是看到了自己的一点影子。许多时候很多人会问我关于某某你有什么观点或态度,事实是我不是有或没有观点的问题,而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观点的事情。我也不认为自己应该有个观点。
我就是在经历着、体验着身边的一切,就是在融入着、疏离着遇见的一切,为什么非要定格下来,有个观点呢?形而上的说,与更广泛的空或无链接起来,不是更好吗?
2
紧接着,梁冬由这个案例衍生出更多的场景。
一个拥有着自处能力的人,他和家人相处时,就像一支在房间中点燃的沉香,悠悠释放着灵魂的氧气,让你因此安静下来,也学会了与自己相处。
读到这段时,感觉好美。尽管我不喜欢以熏香这样一种形式去寻找或追求某种境界,但倘若有着那样一个足够安静美好的人作为家人,想起来就很温馨。
接着,作者举了其他例子:
一个孩子跟着父母出去见朋友,大人们款款而谈,他只是安静的看着,没有发呆、没有脾气、没有觉得无聊,就是开放地看着,你是不是会很喜欢这个孩子。
当这个孩子长大,成为了你的男女朋友,当你向他抱怨领导、同事…的时候,他在你旁边温暖的听着,没有愤怒、不耐烦,只是听着、陪伴着,你是不是会觉得很温暖、安心。
当这个人成为了父母,他不把自己的认知强加给你,也不教育你、逼着你去结婚,甚至不拿你去跟别人比较,遇到这样的父母是不是很幸运。
当这样的人变成了老爷爷老奶奶,他不倚老卖老,不会硬要把什么菜夹给你,也不会絮絮叨各种养生保命秘诀,你来就陪你,你不来也有自己的生活,这样的老人是不是令人很放心。
《德充符》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可以老、可以丑、可以残疾、可以没钱,但他这种自处的、安静的能力,自带光环,令人不讨厌,想要靠近。
3
梁冬用“安静的魅力”一词来形容,他有使自己的频率与整个空间和谐一致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令身边人都会感觉很舒服自在。
文中,梁冬问自己的儿子:将来在你喜欢的人和喜欢自己的人里面,你选谁?
“选谁呢?”,儿子困惑。
梁冬告诉他:选性格温和的那个,选那些和自己相处不累的人。
一个人只有与自己相处不累,你和他相处才不累,反之把自己折磨的疲惫不堪的人,身边人又怎么可能轻松呢?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get到了文章的关键点?
我读到的就是这两个短语“自处的能力”和“安静的魅力”,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了自处的能力,他才能够体会并获得安静的魅力。
因此,千万不要小看那些能够在嘈杂中怡然自得的人,他们内心的充盈绝对不是一般人可比拟的。
4
那么如何获得自处的能力,并最终体会到安静的魅力呢?
梁冬在文章最后说的一句话,令我读到,泪掉了下来:
觉察自己,然后把它放下。
许多读过心理学和哲学书的人,可能都读到过类似语句,尤其是觉察自己这句话,这是我们走进自己的一条途径,通过看自己、观察自己,来与自己和解。
把它放下是另一个点,我们认识自己的最初途径是觉察自己,但觉察自己容易变得自我。当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他的快乐会减少,为什么别人有的我没有,为什么总有着各种不如意…?
而放下就是一个新的起点,就像最近我一直在思考的这几个问题:
明明你就是很普通的一个你,凭什么会认为自己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你看着其他人有这有那你没有,可凭什么就认为自己也可以拥有?有比你好的、强的,也有比你差的、弱的,凭什么你想要啥就有啥?
当我去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当我把自己放下的时候,我很感激,感激所拥有的一切,感激所有的经历,不会在急于去获得,也不会在自怨自艾。我知道,我只要量力而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好。
这就是放下的力量。
当一个人只有真正放下的时候,他才能够获得。
就像梁冬说的:当我们朴素得起,安静得起,不用太聪明,也不要太笨的时候,一切就回来了。
把梁冬这篇文章送给你,每个人读都会有自己的不同感受,希望你也能够有所得。
来自公众号:自在睡觉
倘若你也对心灵成长、身体健康有更高追求,强烈推荐此公众号,总有一篇会击中你,带给你不同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