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连完成了几个思维导图《这样拆书就够了》《自控力》《拖延心理学》《战胜拖拉》,很多朋友反馈做的不错。
同时很多热心的朋友提出了一些问题,这里统一回复,鼓励更多的人精读经典书籍。
1. 用什么软件做的?
思维导图有很多个专业的软件,我用Xmind,这个软件朋友推荐的多,所以选择用这个,多用几次就熟练了,做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但是瑕不掩瑜,我会继续选择用Xmind。
很多朋友说也想做思维导图,一直纠结用哪个软件好,并且在网上不断的查询“思维导图用哪个软件好”的答案。这是引起拖延的一个借口,不知道选择哪个工具。
其实无论哪个软件用的熟练了就是好的,而且很多原理都是互通的,一个软件上手以后,其他的软件也很容易就会操作了。例如Xmind,mindmanager,思维导图都可以,关键是下载一个去做一个导图试试。
如果你实在还是不知道如何选择,那就去下载Xmind吧。
2. 如何完成这样的思维导图?
1)阅读图书
我喜欢把一些重点内容划线出来,虽然划线会给人错觉好像你已经掌握这个知识点了,心理学也证明这不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但是当我再次阅读的时候划线部分成为重点阅读部分和需要理解内容,节省了后续的时间。
2)做思维导图
1. 先把整个书的每一章标题输进去作为子主题,研究下整本书的框架设计,哪几章是重点内容,哪几张其实可以归类。
2. 把每一章的标题进行下钻,就是在新的画布上完成这一章思维导图。定个小目标,一次完成一章的内容。
3. 开始完成每一章的思维导图,边输入边翻书,大多是针对划线内容,有时候用讯飞输入法,输入可以快一些。划线内容会再次评估下,是否是重点内容,不理解的内容就再阅读上下文。
4. 完成一章的思维导图后,统一调整格式,再看看是否需要调整内容,逻辑是否合理,哪些内容需要精简,导出图片格式。
3)发布思维导图
1. 坚持每次做一章的原则,以导出每一章的思维导图图片作为结束点。
2. 全部完成后再检查一遍是否有错别字。
3. 简书上发布。
4. 发布完了以后,再将类似文章的链接放在文章后面,方便读者阅读相关内容。
3. 花多长时间完成?
这个完全是根据书的内容多少以及你是否可以专注完成思维导图决定的。
一般150页左右的书5-7个小时完成。2个小时左右完成第一次的阅读,2-4个小时完成每一章的导图完成,最后1小时检查后发布。
《拖延心理学》《自控力》都是非常多的内容,本身的第一遍的阅读理解就花费了3-4个小时,所以完成的时间估计达到8-10个小时左右。
开始学习记录自己的时间日志,但是并没有那么准确,希望可以更准确的评估到底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4.有必要花这么长时间做思维导图吗?
的确现代人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诱惑也很多,机会成本也很高,选择不做什么比做什么还重要。
真的有必要花时间做这么详细的思维导图吗?我可以很坚定的回答:对于经典的书值得。
现代人不乏每年阅读1000本书的人,但真正的问题是真的有1000本书的收获吗,肯定不是。将每本书的重点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能力,这个需要不断的重复。
对于经典的书,像《这样读书就够了》,阅读了很多遍,重点内容画了线,完成了思维导图,还完成了几个重要知识点的读书笔记,联系自己过往的经验进行反思。在做这个的过程中,相当于对重点内容重复了几遍,对很多内容有了非常深入的理解。
时间是稀缺的东西,需要我们有效的使用,当你决定一个月选择一本书做这样复杂导图的时候,你对经典书籍的选择会更加慎重。
我建议每年完成11本书的精读。一个月一本,留一个月的余闲。
5. 这么详细的内容还是思维导图吗?
哈哈,这个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这个图不是思维导图,不能说用思维导图的软件做出来就是思维导图了。
这么详细的内容是整本书的框架以及重点内容摘抄,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精读并且摘抄了一本书。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总是喜欢摘抄书中的重要内容,有一个很厚的摘抄本,翻起来都觉得是满满的收获,这个就是不断重复书中重点内容的过程,所以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其实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过段时间以后就书中的重点内容做简化版本的思维导图,看自己哪些遗忘了,哪些记得了,忘记的内容再次复习。
6 如何启动?
学习永远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关注自己急需要提升的地方,自己对自己的学习内容选择负责。
学习是有方法的,推荐阅读芭芭拉教授的《学习之道》,这里有很多如何高效学习的方法技巧,可以更有效的提升学习效果。
学习不能拖延。学习本来就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需要积累才能看到收获,人类的大脑更关注眼前的收获,至于长期的收获总是不能给到足够的关注,所以很容易产生拖延。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落实到行动,未来的你会非常感谢现在的你。
很多人都想象不到《这样读书就够了》是我第一次尝试这样的学习方法,效果很不错,接连又做了几本书。其实都是很厚的书,但是真的觉得很多内容记住了,日常生活中不断思考书中的内容。
总结:
1. 慎重选择经典的书,给自己一个限定的数目,例如一年11本。
2. 选择自己觉得有效的方式进行精读。例如完成摘抄,完成思维导图,完成阅读笔记。
3. 鼓励输出。输出倒逼输入,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分享,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4. 学习有效的方法是不断的重复。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式进行重复,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