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作品》

作者: 习习香 | 来源:发表于2019-06-30 23:28 被阅读139次

    终于下定决心,减少在手机上浏览的时间。

    近来视力下降非常明显。在手机上停留半小时后,再抬头看时,其他东西是一片模模糊糊,眼前万物竟然是混沌状态。

    另外还有个原因是,手机上信息量太大,半小时内能浏览到的许多文章,而大部分文章是来不及细读,浮光掠影。一天之后,这些文章就不断被新的耸人眼球的新文章所替代。

    互联网的低成本,互联网上附加各种广告的公众号,互联网的全民阅读量,使得网上文章,多如过江之鲫,浏览了但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

    比如我自己,也喜欢将偶尔的文章上传一下。这固然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对自己是一种鼓励,二是可以让自己有回顾的乐趣:某天某月某日,因着某事情,我当时有着这样的感慨。

    但自己终究也知道,自己的文章也是过江之鲫中的之一。

    我于是有一天陷入思考,也多少有点意兴阑珊:我就这么不停地写下去,最终希望自己得到什么样的收获?

    于是计划选择纸质文章阅读,选择大师的作品阅读。

    这个周末,室外是闷热的梅雨天气,我随手找到老舍的文章,选择其中一篇《正红旗下》。

    不亏是大师的作品。

    文章从“我”出生这件事,一个每天都在发生的小孩出生这么一件事,千丝万缕地闲扯,而在这闲扯中,围绕在“我”身边的各色人物,一个个上演登场。

    大姐婆婆,懒惰自私、入不敷出以至于寅吃卯粮,却仍然不忘吹嘘自己是子爵的女儿佐领的太太;

    姑母,同样自私,寡居后领着几份饷银却是白住着“我”家的房子,白使唤着“我”的母亲和姐姐,不轻易掏出几个铜子的守财奴。

    大姐公公,一名担负保卫皇城任务的佐领,不精通于骑射却精通于养鸟、养蝈蝈、进戏园子,

    大姐夫,同他父亲一样,一名武官,不精通于骑射却精通于养鸟放鸽的骁骑尉。

    ......

    在各色人物登场的过程中,清末北京的习俗、旗人的生活状态、西方洋货的入侵、农民起义的前兆,在文章或详细或简略地呈现。

    过年前送灶、小孩出生洗三、婚丧嫁娶的礼仪、长子世袭或补缺的体制、入不敷出却仍然听戏遛鸟,将自给自足的农耕和经商视作耻辱的八旗子弟。

    文章中的每一个人物都非常生动,仿佛灵活地出现我们面前。

    “我”的母亲,勤劳善良,克己忍让,努力节省家用和收支预算。父亲每个月的那点饷银,母亲得仔细计算,还掉多少欠款,留下多少作为家用,是不是可以和赊账的商贩协商。何况,尽管母亲小心地节约每一个铜子,却仍然会碰到无法避免的婚丧嫁娶人情。

    其中一段,描写文中的的母亲,每月在代表家用的和代表还债的两吊钱面前,左右平衡,难以下定决心。

    这一段描写立刻让我想起曾经的少年时代。少年的乡村,每家每户都会养一头猪,到了腊月二十几,有些人家将猪卖了直接兑换成钱,然后用钱买一部分肉过年;另外一些人家会将猪杀了,卖掉一部分肉换成钱,留一部分肉自己家中食用。

    站在杀好的一大片猪肉前,我的母亲和我们兄妹几人,也在进行同样的算计,以至于最后我的弟弟急得快哭了:“妈妈,你不能将这么多猪肉全卖了,自己家只留下这么一点点吧!”

    一个孩子的出生,原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情,可是社会历史、风土人情跃然纸上,并且看似闲扯,却丝毫没有拖沓的感觉。

    这就是大师的文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师的作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bi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