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实现深度工作?
大家好,欢迎来到棋灵王的麒麟阁,今天继续介绍《深度工作 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
上周我们介绍了深度工作的哲学,今天将介绍怎样实现深度工作。作者将与深度工作的反面称之为浮浅工作,所谓的浮浅工作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通常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本书中,作者举浮浅工作最多的例子,就是上网浏览网页、回复邮件、上脸书网等等。这里介绍几种深度工作的方法。
养成习惯
想要工作深入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方法,比如习惯化。伟大的思想家卡罗和达尔文在进入深入工作前都有自己的一种习惯,卡罗办公室的每一寸空间都是按规则来布置,达尔文在特定的时间段要沿着既定的路线散步,这种习惯能使人过渡到深度工作状态的阻力压缩到最小,使他们能够更轻松地进入深度状态并保持更长的时间,实际上也是一种潜意思的暗示,当你开始做这些习惯动作时,你的大脑已经在告诉你,你准备进入深度工作了。因此,作者建议我们可以选定特定的场所作为自己深入工作的地点,开始工作以后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确保努力具有结构性,如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任务,同时要确保大脑得到必要的支持,像喝一杯咖啡、吃一些食物、散步等,使大脑保持清醒,通过一些仪式性行为,使大脑进入专注状态。
像经商一样的执行
我们总是会忽略做什么和如何做的区别,找出实现某种目标的战略往往是极简单的,但是真正引领公司上行的反而是确定了战略之后应该如何实施。作者介绍了4DX框架下的4中原则来教我们如何做。
原则1:关注点放在极端重要的事情上。想做的事情越多,完成的事情反而越少,执行需要专注于少量“极端重要的目标”。给自己设定一个能够激发出我们无尽渴望的目标,这个目标既要是自己从未做到过的,又要有着切实的回报。
原则2:抓住引领性指标。引领性指标能引导你将注意力转移到提升你在短时间内可以直接控制的行为上,并会对长期目标带来积极的影响。如面包房以免费试吃的方式来评价客户的满意度分数。
原则3: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计分板上标示出引领性指标内容,这样既可以制造一种竞争氛围,还可以强化动机。如对于专注于深度工作的个体,可以将其用于深度工作的时间作为引领性指标进行记录。
原则4:定期问责。对于需要合作的团队,定期进行会面并直面计分板,除在保证下次会议之前提升分数外,还要讲述上次会议做出承诺的结果如何。对于专注工作的个人而言,则需要养成每周回顾的习惯,在回顾的过程中对于表现好的一周进行庆贺,对于表现不好的那一周则要反思是什么导致了表现糟糕的一周,找出能够确保未来几天得到好分数的方法。
不断专注
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一种需要训练的技能,作者提出如果不同时减少对分心事物的依赖,增强专注度的努力可能就会白费。你是否意识到,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无聊的时段都是用浏览手机来打发,如排队、等朋友、坐电梯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行为是一种分心的表现,而我们的大脑一旦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我们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一旦适应了分心,我们就会迷恋于此。因此训练专注力必须同时坚持两种目标:高强度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克服分心的欲望。
克服分心的方法主要是有计划的断网、按计划的上网,比如将每5分钟查看一次邮件改成每一小时查看一次,不及时回复别人的邮件对他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大事。
集中注意力的办法有以下三种:
首先,我们可以找出一项有优先性很高的深度任务,估算出通常完成此类型任务需要的时间,然后设定一个硬性截止日期,留出的时间远远少于估算时间,通过这种截止期限,为大脑控制注意力的部分提供了反复的训练。
其次,我们也可以进行有成果的冥想。即在走路、慢跑、开车、淋浴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这时候注意力可能会涣散或停滞,但我们必须不断把它重新集中到当前的问题上。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迫使我们抵抗分心,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定义明确的问题上,来增强抵抗分心的心智,同时通过迫使我们在一个问题上的不断深入研究,提升专注的能力。
最后,我们也可以通过记住一副牌来训练注意力。记住一副牌虽然是训练我们的记忆力,但它同时能够提升我们的专注能力。看过《最强大脑》的观众应该都知道,在选手记忆的同时,都会要求现场保持安静,因为记忆事物需要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训练记忆力的同时,我们的专注力也会得到提升。
深度工作的本质实际上就是集中注意和抵抗分心,互联网的发达虽然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却也让我们变得容易分心。一旦我们学会通过有计划的断网、按计划的上网,通过习惯、特点场所、制定计划、设置截止日等方式锻炼我们的注意力,你就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好处。
我是麒麟阁的棋灵王,我们下期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