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元认知,让我卯足了劲,一鼓作气,每天和懒惰作斗争。感谢往日的积累,时光不会辜负赶路人,努力的种子总会留在时光的记忆里,一经触发,终有一天会发芽开花。
这是一篇拖欠已久的论文,从萌发主意、查阅文献、构思框架、犹豫徘徊到动笔成文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也是一篇欠债的论文,当初满腔热情申报教改项目“智慧教学”,对项目的完成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平时的教学也没有注意自上而下整理思路、搜集素材,一拖再拖,已然成了一块心病。好在2020年开始尝试自己开发线上视频,从文献查阅、视频设计、课件制作到录制认真走完全程,对智慧教学有了真切的体验,超越了雨课堂的认知,思维开始突破局限。
本次写作主要参考了华中科技大学赵炬明教授的“新三中心”文献,这些文献每篇自成系统,文献和文献之间又建构起持续的系统,突破了学科界限,开拓了学术视野(我的认知里将不再只有产出导向的天地),从中也能深入学习一些研究方法,深切体会治学态度,增长学术能量尤其是综合文献的能力。这些文献全面再现了美国“学生中心”教学改革的前因后果、教学研究的专业化专门化投入、各学科的齐头并举,心理学、脑科学、学习科学、教育技术集体为教育教学改革勇当排头兵。相比而言,国内的教学多了主观的感性,少了客观的理性,少了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是值得反思的。教学绝不能只凭经验,应该以学术的态度对待教学、研究教学。
文献还浓缩了很多前沿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为美国的教学革命立下了赫赫战功,行为主义也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三大派系可以联合作战,各自施展用武之地。课程设计的ADDIA模式,课程矩阵模式和反向设计可以为宏观的课程设计和微观的课堂设计量身定制,保障教学过程的系统性,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的协调性一致性。
另外,外语学科文献提出了后方法时代的教学法探索,各种教学法不应孤立发挥作用,建立在“方法群”基础之上的本土化教学法和中国特色的教学法是今后的探索方向。从文献可以得知,学习法的研究严重不足,对学习的科学探究一直是我们的学术短板,教学评价体系滞后,跟不上新的教学动态需求,这些都可以作为将来学术努力的方向。
近来常看《学习强国》,偶有念头从治国理政发掘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很值得尝试,愿大胆一试。本次让“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了地。大胆假设,小心实践,未来可期。
年关已至,明天开始筹备美食,欢欢喜喜送鼠归,迎牛来。心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