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间”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因素。实事求是地看待学习复杂科学所需要的学习时间,这点很重要。根据统计,培养一个世界级国际象棋大师需要投入五万或者十万小时的时间即约五年或者十年的训练才能达到专业水平。
尽管很多人认为“天赋”在一个人成为某一领域专家方面起作用,但是即便看上去像天才,个人为了拓展其专业知识亦需要大量的训练。原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有一篇文章叫《伤仲永》,文中主人公方仲永就是一位作诗“天赋”很高的人,但父亲为了能够携带他各地作诗“赚钱”,“不使学”,最后方仲永变成“泯然众人”。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天赋”和后期学习的关系。
当然地,后期学习的投入才是人成才的重要因素,所以也就才有“成功=时间+汗水”、“成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等等之说。
因此,我们不难认识到:成功的学习需要时间的大量投入。
由此,我又疑惑:大量时间从何而来?
俗话说:时间是靠挤出来的!很多理论表明:一天的二十四小时中,除了正常休息的约八个小时和正常学习的八个小时,我们还有对可支配的八个小时的合理运用,充分把学习时间由八个小时增加到十个小时,或者甚至于十六个小时。这是上述学习科学理论所提出来的。
但我们结合实际,由于需要更好的学习所以要大量投入学习时间,这是和减负相矛盾的。
那么,由于这是矛盾的,所以我们有没有必要“重拾”另一个“八小时”呢?
我们作为公办学校,在减负的约束下并没有给学生增加正常学习时间外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加以巩固学习。
然而,学生的学习又需要,这时怎么办?于是,社会上就滋生出众多的培训机构。
这样也好,学校“减负”、校外“增负”,否则没有充裕的学习时间,也提高不了对学习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更实现不了学习知识的迁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