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UM作为当下流行的敏捷开发方法,在业界得到了很大的推广。笔者作为一名SCRUM的实践者,带领项目团队,经历了从PM到SCRUM MASTER的转变,个中滋味与大家道来,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共同提升。
1项目背景
1.1项目
某软件产品开发项目。
1.2方法
实行敏捷SCRUM方法。项目团队整体刚接受完敏捷SCRUM培训,大家对敏捷方法跃跃欲试,但是一切处在摸索中。
1.3团队
总计16人。其中包括开发9人,测试4人,管理3人。根据所开发的软件系统特点,将全员分成5个小组,分别是管理组,开发组A,开发组B,开发组C,测试组。
2SCRUM执行概况
2.1Sprint周期
以2周为一个sprint迭代。从7月10日到9月17日,累计执行了5个Sprint。
2.2SCRUM框架
团队明确定义SM,PO角色。每日立会,计划会议1,2,演示会议,回顾会议,完全依照SCRUM框架进行,在时间盒限制内完成。
2.3SCRUM工件
Productbacklog;Sprint backlog; SprintBurn-down chart;看板。
3燃尽图实例分析
本项目采用燃尽图(Sprint Burn-down chart)对迭代进展进行监控及趋势分析,各燃尽图根据Sprint backlog每日的更新数据由EXCEL自动绘制。
燃尽图横坐标:工期。
燃尽图纵坐标:sprint内工作任务的总承诺工时。
计划曲线:假定成员工作生产率恒定情况下的进展曲线。
实际曲线:实际进展曲线。
Spring_1分析:
1.团队成员开始第一个Sprint,对于工作任务的分解掌握的不纯熟,对自身的工作生产效率不清楚。所以导致7月13日工作任务的进一步细化分解,导致实际曲线要高于计划曲线。
2.虽然,7月12日到7月18日,实际曲线高于计划曲线,但是实际曲线的趋势与计划曲线相吻合,说明团队成员的生产速率是恒定的。
3.7月19日,实际曲线回落,开发组将迭代版本提交给测试进行迭代系统测试导致。
4.最后工时仍然存在,表征成员工时预估存在问题。
5.本次sprint回顾会议上,团队成员认为“开发与测试结合紧密,版本能够及时发布与测试”。
Spring_2分析:
1.7月25日到7月29日,趋势基本正常。
2.7月30日,实际曲线上扬,经分析发现仍然存在任务分解的颗粒度不够问题,成员发现任务越做需要的工时越多。深层次的原因是任务在一开始分解时,由于需求,设计等原因,导致任务工时预估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
3.本次sprint回顾会议上,团队成员认为“团队工作时间把握更准确”,但是“任务颗粒度需要适当,目标要明确,不存在跨迭代。任务分解需要改进”
Spring_3分析:
1.整体趋势正常,但是真实的原因是外界涌入了大量新的任务,影响了时间盒,为了保证版本交付,原来规划的一些任务进行了搁置。
2.本次sprint回顾会议上,团队成员认为“项目内部临时增加的任务较多”,需要“sprint内的任务bug需要修改;sprint外的BUG工时较多时,需要评估,考虑建立新任务”;“项目外临时任务经常加入SPRINT”。
Spring_4分析:
1.8月24日,由于Product Backlog里面已领取的用户故事条目发生需求变更,导致预估工时大幅提升。
2.本次sprint回顾会议上,团队成员认为“需求描述需要明确到位,需求上的细节变更要沟通及时,”“PB本身不够清晰,需要在sprint之前进行细节上的细化,团队每一个成员都会参与需求的分析和细化,时间与sprint并行;团队成员对需求的明确结果应一致”
Spring_5分析:
1.9月14日以后没有记录,要求团队内部应该做好记录人员的冗余设置。
2.本次sprint回顾会议上,团队成员认为“验收测试期间经常有开发小版本更新”,希望“验收期间需要更新小版本的话,是否更新及更新后的回归测试范围需要团队评审”。
4综合
Sprint燃尽图作为SCRUM框架里面的可视化工件,数据来源客观,能够真实记录反映sprint周期内项目的进展情况,结合Sprint backlog记录,通过团队成员在回顾会议上对sprint周期的回顾,能够科学的分析出项目组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达到项目管理持续改进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