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如何治理下属。
在工作中,总是会有一些刺头下属,故意给你找茬,不服从你的领导,挑战你的权威。长此以往,你手中的权力便会渐渐地流失。众人看到你无力管理下属,领导或许会觉得你能力不足,无法担任领导职务。下属也会觉得你不行,没资格当领导。
所以,御下是权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几乎每本教授权谋的书都会讲述如何御下。
今天,我们就结合罗织经的治下卷来讲解如何御下。
上无威,下生乱。
私勿与人,谋必辟。
幸非一人,专固害。
机心信隐,交接靡密,庶下者知威而畏也。
我们先看第一句:上无威,下生乱。
这句话很好理解,上司没有威严,下属便会发生动乱。
现实中也确实如此,许多上司和下属打成一片,以兄弟相称,平时在一起玩的很开心,但布置工作或下属出错时却拉不下脸面去安排下属或批评下属了。
我认为,工作之余可以适当放下身段与下属拉近距离,但也不宜过近。工作中必须要保持距离,要在工作中树立上司的威严。(如何树立威严我们会在之后的推送里讲解)
我国的官员历来都是不苟言笑的,这种不苟言笑可以与人保持距离,产生神秘感,以维护自身的权威。
在下属眼中,上司没有威严,就是软弱可欺的,没有了对上司的畏惧,就会冒犯上司,工作就会掉以轻心,最终成大祸。
我们再来看第二句:私勿与人,谋必辟。
这句话的意思是:私密的事情不要让人参加,参与谋划的人一定要清除掉。
人性都是自私的,绝对不能轻易相信别人。授人以柄更是官场、职场的大忌。
如果你有一件私事,交给你信任的下属去办,倘若他把这件私事在同事间传播,或者他日拿这件事来要挟你怎么办?
在古代官场上,官员间的权斗都是地下的、秘密的,不方便直接介入,他们多半会交给下属去做,但是在下属完成任务后,又会逐步清洗下属。正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当初国共内战时,我挡在国统区安插了大量间谍,这些间谍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见过之后,太祖对这些间谍的安排是:降级安排,控制使用,就地消化,逐步淘汰。
由此可见,太祖深谙权谋大道。
反过来说,即使你身为中层领导,有高层领导安排你帮他办一些私事,不要高兴的太早,要多观察观察,做私事的时候注意保存一些日后能自保的东西。
再来看第三句:幸非一人,专固害。
这句话的意思是,崇信不要固定在一个人的身上,让一个人专权会带来祸害。
如果上司长期宠信一个下属,那个这个下属仗着上司的宠信,权力会越来越大,甚至会打着上司的名义去做事,长此以往上司的利益必然受到损害。
中国历史上,下属结党营私,欺上瞒下,擅威做福的事情不胜枚举。
在工作中,不宜只宠信一个人,要分而治之,相互制衡。
隋文帝以丞相的身份夺取帝位,之后担心相权过大,于是设立多相制,多位宰相之间相互制衡,甚至相互斗争,以保证上司的权威。
工作中不妨也这样,任用小王的同时也要任用小张,甚至还可以安排小李去挑拨小王和小张,通过让下属相互制衡与相互斗争来维护自己的权威。
第四句:机心信隐,交接靡密,庶下者知威而畏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心思一定要隐藏起来,与人交往不能过分亲密,下属就能由此知道上司的威严而心生敬畏。
心思一定要隐藏起来这句想必不要做太多解释,凡是都告诉别人的再社会上会被坑成傻逼,切忌交浅言深。
与下属的交往也不能过于亲密。不让下属知根知底和与下属保持距离是历来当权者的路数。它能增加上司的神秘感,进而让人有所畏惧,不敢、不能欺瞒上司。
今天的解析就先到这里了,剩下的我们之后再讲。
如果有需要权谋的教程以及官场红宝书、职场权谋、创业权术、泡学的,可以后台联系我,也可以加我QQ:116947513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