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作者: 崽崽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7-05-01 19:11 被阅读0次

写在前面

人生就像一段永不停歇的旅程,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站给你的惊喜是什么。而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又参与了多少段旅程,看见了多少个惊喜……

看见

       做教育,就应该一直在路上,这样才能走在孩子们成长的前面。今年的五一假期过的很特别,也很有意义,是在学习中渡过的。29号和30号这两天参加了北京抓马宝贝的工作坊。回到郑州后,满满的感动,教育戏剧就是这么有魔力,在一个 假 的境遇里,让你有 真 的感受。这个 假 和你的世界有关系,当你从那间屋子里走出来,回到 真 的世界时,这个你又有了一些不同。

看见

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工作将近四年,每天都和 生命 成长 在一起,当你能看到生命,看到自己本身所拥有的生命状态时,才能更好的去影响孩子。教育戏剧的学习和实践,让我看见了自己,看见了自己是怎样看见的,看见了自己是怎样一个人,看见了自己处在关系中的什么位置,看见了自己的生命对于别人的生命来说意味着什么。

看见

活动的一开始,曹曦老师让我们每个人画一幅画,内容是你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一件物品,我想到了妈妈为我做的一个灯笼。小时候印象中妈妈的话不多,手很巧,灯笼是用竹子和纸做的,虽然不记得形状到底是鱼还是其它,却记得特别精致漂亮。下课之后小时候关于爸爸妈妈的记忆喷涌,妈妈为我做的衣服,上面有精美的刺绣,织的毛衣老师都夸赞漂亮,枕头上面绣的燕子栩栩如生……爸爸拉着我的手回家,为我讲成语的意思……以前总觉得父母给自己的少,现在回忆起小时候,怎么那么多甜蜜呢?

看见 看见

教育戏剧就像把时间停住了一样,把你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坐在一个角落深深的盯住生活,看它怎么了,一层一层的剥开,渐渐清晰,明了,释然,去拥抱,并满怀希望!

看见

玩耍是每一个孩子的天赋,教育戏剧为孩子提供了 玩耍 的空间,越是让孩子远离成人,与其他孩子玩耍,孩子才越能学会自己做决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与他人沟通协作,结交朋友,也才能活出精彩,超出我们成人的预期。

看见

我们期望 让童年回到原点 让孩子感知快乐

因为我们深信 真正的成长 是从内心出发

人生

不是一次拼尽全力的冲刺 而是一段路途遥远的旅程

请耐心陪他做好准备 别让他仓促出发

进入孩子的世界 与他们一起 探索世界 发现自己

学会理解 思考 决定 想象 创造 改变 沟通和爱

相关文章

  • 看见《看见》

    柴静的看见我已经看了第三遍了,看完,清楚的知道,还有第四遍,没完。 《看见》就像远方的一个老朋友一样,过段时间,就...

  • 看见?看见!

    喜欢柴静是从高二那年,看过一篇关于她的传记,从夜色温柔那个“火柴的柴,安静的静”开始,直到非典,到《看见》,到“穹...

  • 看见《看见》

    柴静的看见我已经看了第三遍了,看完,清楚的知道,还有第四遍,没完。 朋友问我,你为什么看这么多遍。我说,也不知道为...

  • 《看见》看见

    这又是一本搁在书架上两年的“老窑”。之前也好几次的翻开过,但就是读不下去。只读了一段开头,迄今为止我都十分喜欢这段...

  • 看见《看见》

    粗读《看见》,深思于关心人的新闻,感动于跳动着的活着,恐惧于真实的万钧之力,惋惜于灰头土脸的山西,沉默于边缘和创伤...

  • 看见《看见》

    总喜欢围围巾,齐肩短发,大眼睛盯着你忽闪忽闪,似乎是在诉说着什么,声音很沉静,没有什么...

  • 看见《看见》

    或许柴静的《看见》大家几乎都听过,但是我不清楚是不是所有人都看过,而我也是在一直对自己说:要找时间看一下这本书。但...

  • 看见《看见》

    上个月,在某公众号上看到刘心武将《金瓶梅》和《红楼梦》一块提起,说《红楼梦》对《金瓶梅》有所借鉴,还说《金瓶梅》的...

  • 看见《看见》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来自于一位敢于报道真相的记者、主持人,也是《看见》的作者——柴静。《看见》...

  • 看见《看见》

    断断续续,终于把柴静的《看见》看完了。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社会上的百态人生和柴静的心路历程。如同一面镜子,在看别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kq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