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6日,为了成为甄有才平台的推荐咨询师,入驻支付宝平台,我在结束了NB1班两天从早到晚的高强度在线学习后,进入了实战训练营——BP营。
如果说NB1班两天线上课,让我了解学习了甄有才的BEST disc系统——一个更适合职场、更适合中国语境的线上测试平台;那么,BP营就是让我这个DISC咨询师,又回炉重造了一回。
回忆这14天,不由得惊叹佳丽营长、闪电班班、韩磊老师、时代猫以及任博老师等所有老师的用心与努力,经常在第二天一早起来,看见营长大人还在各组各群活跃的身影,真的怀疑她是铁人么?她是不睡觉的么?太拼了!!!!但也是因为如此,BP营应该说是我参加各种线上学习,参与度最高,收获最多的一个了。我能看见自己和身边的伙伴,经过这个营的锤炼,将知识用出来;经过实战的打磨,脱胎换骨,重获新生!
为什么说BP营非一般,我想它做到很多线上训练营都没有做到的一件事——没有让成长的快感代替成就的获得,而在这里得到的成就,对每个人都意义非凡。
如果你对运营感兴趣,那么BP营的运营我认为可以成为线上教学的范本,它没有狂欢式的自嗨,没有浮于表面的互夸,而是每一个成果输出和成就的获得都是基于真实世界的,都是放在真实世界毫不逊色的。
那么它到底是个怎样的训练营呢?
1、没有导师,只有引导,不时会请学长姐来到营中进行经验的分享;负责人只是作为咨询师的角色从旁观察,除非你要求,他们不会强加你任何想法。
2、任务流,与NB班完美结合,是NB班落地运用的补充。
3、成立小组(公司),与DISC喜马拉雅的人际关系训练营相互借力,一方面增加人际关系训练营的附加价值,又为BP营获取了真实的案主,作为各小组(公司)的实操训练任务。
4、在整个为案主服务的过程中,除了开始5天有规则,让大家形成一定的解读共识,在之后的5天,就是各自发挥,模拟真实场景下的解读咨询服务该如何处理。在此期间,咨询师们也可以了解案主对于咨询付费的反应和看法。
5、巧妙的设计之一,前10天的解读过程,也是各公司的磨合过程,一切都是为了最后4天团队报告解读咨询做的准备。
6、巧妙的设计之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已经完成了考核的笔试部分内容,并且在小组成员的相互助力下,快速成长,找到自己的咨询风格。很多人都为自己的改变而惊叹!
7、没有让成长的感觉替代成就的获得。
很多训练营都会让学员反馈学了什么,但是如何帮助大家把知识用于实际,并没有系统的方法。但是在这里,就做了很好的尝试,不仅有成长的快感(个人的变化),更有现实的成就(真实案主的邀约、反馈,甚至赚到第一笔咨询费)
我作为学员又从训练营收获了什么呢?
1、确认自己的咨询方向
在进入DISC社群后,我的咨询方向一直无法确定,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又觉得什么都不能做。但是在这14天里,发现我在职场方向似乎比较有吸引力,见解也比较独到,咨询反馈也更好。我的咨询风格可以温柔,也可以犀利,可以按照案主需求进行切换,因此案主的接受度很高。
2、树立了跨地域咨询的自信
作为一名来自多彩贵州的咨询师,地域上的影响一直让我有所担心。担心自己的视野不够高、跟不上沿海地区的步伐,无法给案主最好的帮助。但事实是,在互联网时代,地域已不能成为我们落后的借口,只要我们一直在持续学习,持续迭代,持续跃迁,我们就能在认知上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同轨。
3、对于压缩区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以前总认为在压缩区的案主一定会迷茫,纠结。但在这次训练营中遇见的一位案主的反馈,让我学习到还有另外一条线叫做自我认知程度(感谢郭强总的提点啊~~~~)。
4、对于咨询的时候什么时候该体贴,什么时候该扎心,有了更加熟练的判断与把控
以前我最担心解读SC的案主,因为总是拿捏不好轻重,怕伤了他们。但这次我遇见了8位各式各样的SC案主,而他们的反馈让我知道,SC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他们很多时候也需要“温柔一刀”。
5、体会到咨询不仅是助人,也是助己的工作。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咨询,当你收到案主发自内心的感谢的时候,会觉得天都亮了,一切都值了,甚至到了晚上都会兴奋的睡不着觉。这种价值感和满足感反过来也治愈了自己,期待更好的自己。
6、咨询也是熟练工,见过的案例越多,越发能游刃有余。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更多可能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更多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快速成长。
7、阅历是宝藏,是解读咨询的加分项。
其实,DISC只是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咨询的大门,更多的时候,作为一名咨询师,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不断升级的认知系统、不断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第三只眼睛——跳出世界看世界的能力。这些都是未来帮助自己形成独特的咨询风格必不可少的条件。
8、盲评需要稳中有进
盲评的目的是什么?我总结认为有一下几点:
快速同陌生人建立联系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让案主看到咨询师的专业度
成为进一步咨询的“钩子”
盲评不能平淡无奇,中规中矩,这样会缺少吸引案主谈下去的点。最好放入1-2个可能让案主产生共鸣的问题进去,才可能促进转化。
9、让更多人了解,D不是非要“争上位”的。
在成立团队的时候,我就明确自己的定位,作为辅助角色融入,收敛自己的攻击性和压迫感,尝试另外一种团队的参与感。 都说学DISC的一大原则就是不给别人贴标签,但现实中到一个团队中,大家总是第一反应是选D当老大。其实我想说,D值高的伙伴,也不是总是要得第一,也不是总是要想承担责任的,他们很多时候也想歇一歇,不要总在风口浪尖上~~
10、告诉大家,D在团队中,也可以是强力的辅助
我察觉到,当D的定位是辅助的时候,也可以很有力量。每当团队有推诿、或者拖延的时候,我会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同样,如果我的工作得不到认可,我会马上收起自己的积极与热情,变为冷眼旁观的态度。所以,小伙伴们,发现了么?D也是需要“爱”和“鼓励”的生物哦~~~
好期待下一期的BP营,希望有更多关于团队、企业的真实碰撞,并在此过程中,让我们共同成长!
当然,收获有很多,感受还有更多,但有一句话不得不说——
非一般的BP营,让我看到了线上学习应有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