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饭期间,我们一边吃饭,一边照例聊天,谈论的话题仍然离不开今年的中考,妍妍说了一句话,那天在中考考点的考场上,不用看穿的校服,也能分辨出哪些学生是长城的,哪些学生是其他学校的,我说,如何分辨呢?妍妍说,在考场上,别的学校的学生,在那里一边答题一边抖腿玩,或者是左顾右盼、穿的衣服也不伦不类、要么就是头发跟“长毛”一样,没有个人样,我故意问妍妍,你认为抖腿是考试害怕吗,才不是呢,考完试后我们在一起讨论的时候,同学们就说,各考场其他学校的学生都有类似的毛病,这是一种坏习惯,长城的学生在各考场考试的时候都在聚精会神、规规矩矩地答卷,就没有这些毛病……
![](https://img.haomeiwen.com/i26786245/e51f3cd8c52a0a3b.jpeg)
我听了之后,说,对,考场是讲规则的地方,这就是学校教育的效果和差别,无论在哪个场所能够自觉遵守相应的规则,既是一种自我约束能力、也是个人的一种修养,同时也是一个人在学校受教育的外在表现,我们学校始终注重育人教育、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注重学生的规则和纪律教育,并且常抓不懈,每个人在学校里可能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离开学校之后,可就感觉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6786245/7177fe16148f1e26.png)
正在拜读的《让教育更加尊重生命》一书中,姚跃林校长在“2015届初中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中提到一个案例:“2014年暑假的一天早晨,我乘坐公交车到学校,在车上见到去年高三毕业,当时已被外省某大学录取的许同学,我们一直聊到厦大南门站,她随着一群人下了车,在车上看到了令我难忘的一幕:除了许同学,十几位乘客都是从站台直接横穿马路,跨过绿化带走到马路对面去了。只有许同学从站台沿人行道,在绿灯开启后经斑马线通行。看到这一幕,我尤感欣慰。我觉得附中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就是规则意识,附中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附中学子是否养成规则意识,我以为不讲规则的人别处可以有,附中不能有,不讲规则的事,别人可以做,附中人不能做。”
![](https://img.haomeiwen.com/i26786245/d7d9c07ca2ad14cb.jpeg)
我感觉姚跃林校长的这段话,值得我们深思,尤其是最后一句话。在这里我可以给改一下,“我以为不讲规则的人别处可以有,长城不能有,不讲规则的事,别人可以做,长城人不能做。”“规则意识”其实就是一种潜在的校园文化,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会在每个人身上“生根、发芽”,当离开学校之后,这种规则意识就是一种受益终身的收获。
2022年7月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