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日本之行,对我来说是一场非常特别的旅程。我的男朋友大狮子在国外读书,也就是说我们是地道的异国恋,一年见面两次,每次4-5天。这次一起去旅行对于我来说是个里程碑一样的事件,不仅仅是第一次和他在一起那么久,而且于他于我,都是第一次和朋友出去旅行,所以这次旅行将会是我最难忘的经历。
我们没有跟团,虽然不能说作为一个留学生有把我扔在哪都能活下去的本事,但是天不怕地不怕国内找百度出门问谷歌,实在不行还有body language的勇气还是有的。这篇不是游记,也不是攻略,只是记录了我在整个旅途中遇到的我觉得有意思的事情。
第一站:大阪
第一天的晚上是我最开心的时光,已经和很久没有见到的大狮子见到了,一起坐飞机,一起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一起过海关,安顿好一切,一起在异国他乡散步,满心欢喜地知道我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十天可以和自己的爱人在一起。大阪的6月是梅雨季节,天总是阴阴的,下着很小的雨,街道却没有泥泞,依然干净。路上没有什么人,很多店铺都关门了,只有偶尔零星的下班族,可能是刚刚应酬完,三三两两勾肩搭背分手回家。路过的每个人身上的香味都很相似,我甚至怀疑过全日本怕不是用的都是一种洗衣液吧?我们手拉手,甩的很高,像小学生一样,幼稚但是开心。我们随便找了一个有吧台有高脚桌的铁板烧小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酒店选址在商业办公区的原因,好像他们很少见到外国游客,总会有若有若无的视线落在我们身上。店里的菜单只有日语,没有图片,服务生完全不会英语,主厨就亲自从厨房出来,到我们身边来跟我们解释每道菜都是什么。这时旁边有个OL装扮的日本姐姐就拿过来她的手机,给我们看她为了我们下载的APP,Google translate,即时翻译,把摄像头对着要翻译的内容就可以自动转成英语,顿时感觉日本人还是蛮热情的嘛。我看了她的手机,IPHONE 5。大厨问我是从哪个城市来的,我就告诉他,他也不知道到底是哪里,我就用繁体字写给他,他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我觉得日本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其实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哪怕语言不通也能看懂一些,要是去韩国真的抓瞎了哈哈哈。
第二站:京都

在京都的时候我为了大狮子也是破坏了自己的原则:打车了!出发之前我们就打车这个问题进行了好几次拉锯战,大狮子是享受派,觉得要打车,我是省钱派,拜托日本打车不要太贵好吗,既然出了门当然要体验当地的公共交通啦!为此还大吵了一架。但是看到第一天他搬运行李那么辛苦,我也真是不忍心,护犊子的感情油然而生,咬咬牙就觉得以后换酒店的时候就打车,贵就贵吧。我特别佩服男的的就是他们对于车的喜爱真的就像护肤品之于女生,大眼一看就知道日本的出租车牌子型号---95年老皇冠。我是真的不懂,只知道车子看起来,方方正正的,有种老爷车的既视感;倒车镜在引擎盖上像两个触手,像招财猫,挺反差萌的,而且体验还是很不错的,自动开关门,我们完全不用伸手,车里非常整洁,真的看不出来是那么老的车。虽然觉得还是很贵,但是最后的感觉就是,得,架也吵了,车还是打了,就当体验生活吧。之前看说日本人很少打车,有些上班族要是加班太晚没有公共交通,宁可找个地方睡一晚也不会选择打车回去,可见日本打车贵的程度。只想回国抱紧国内的出租车。
我人生中的第一顿米其林就交给了似懂非懂的日料。我至今还是不知道怀石料理究竟的含义是什么,在那晚的食材中,我知道很多是极好的,但是我和狮子终究是俗人,抱着吃大餐的心态去吃了一顿和预期不太一样的料理,当晚我俩就发誓,在后面的旅程中乖乖装一肚子和牛回去。虽然说很多东西是无国界的,比如美食,但是如果少了一个文化背景,理解起来终究还是困难。中国人的一辈子真的很有烟火气,煎炒煮炸,热热闹闹。但是当一个有烟火气的胃遇到高冷的生鲜为主的套餐时,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我在拼命从吃过的东西里面去寻找我理解的东西。我记得高中的时候看樱兰高校那部动漫,里面的女主角特别喜欢金枪鱼中段,喜欢到了夸张的地步,后来我在在日本餐馆打工,见到店里运来的金枪鱼,好大一只,深红色的鱼肉,味道比三文鱼好太多,略甜不腥,就觉得已经是佳品了。当天我们吃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金枪鱼中段”,不是我常见的深红色,是粉粉的颜色,吃完顿时觉得,应该是我的经历太少,所以很多佳肴都没有理解,因为经验和经验的重合真的太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道菜,是一颗苹果,大厨在里面挖了一朵小小的花,用挖出来的果泥和虾还是鱼混合做了一口小小的沙拉,结果大狮子傻得不能行,说苹果扔掉太可惜,吃了大半个,来上菜的日本欧巴桑看到后脸上的笑意是真的忍不住啊。好厨师做的菜就像散文,不能和作者心魂合一真的很难理解,曲高和寡可能是这么来的吧~重在参与,重在参与。

旅途中最有趣的其实还是人,除了自己人,还有遇到的人。日本人特别喜欢给人领路,也不清楚是出于热心还是礼貌还是因为真的很难跟我们解释清楚要怎么走,这中间包含一个美国老大爷。我和大狮子在天桥上看地图,他走过来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我们当时确实找不到车站,他就主动带我们去。路上他用外国人特有的夸张语气和肢体动作告诉我们他的老婆是日本人,日本人有的时候真的是很难搞。他问我们从哪里来,我说中国,他说:oh! China is the future, America is the dinosaur。路上我就和大狮子在讨论,为什么这个美国老大爷格外有“眼光”,我觉得难以直面“对手”的崛起貌似是人的本性,更别说在这个媒体各种黑化对手国家的年代。可能这个老大爷真的有豁达的心态和人生观吧。
第三站—神户

这一路我最喜欢的地方,还是海滨小城市神户,当时就说,好想在国内找一个类似神户的地方常住,有人跟我推荐厦门,奈何我真的国内旅行经历太少,没有办法证实。总感觉日本很多地方,人们生活环境太压抑刻板,神户拥有一个海港城市的便利---开放,好像这个特质真的冲淡了刻板,给了这里的日本人一些活力。


第四站—大阪
日本最有名的吃的还是寿司,我们找了个小店尝试一下红醋拌的米饭做的寿司。很小的门店,没有谷歌地图真的找不到,进去之后就6个座位,我们去的最早,坐在了最里面;接着进来的是一个西装革履的大叔,和一个年轻的OL风妹子,可能是上司下属之类的;最后进来的是两个大叔,像是朋友也像是生意伙伴,总之就是感觉我俩坐在这里格格不入,感觉这里更像是商人们谈生意的居酒屋。因为人少,又是围着大厨坐,他能照顾到我们每个人,比如他会翻料理字典让我们知道每道菜的材料都是什么;每道菜会给我们一张英文卡片介绍;还会给我们看他的手机,Google翻译,上面有他想对我们说的话。我记得有道菜是五块不同颜色的海胆,他给日本的客人们介绍完了之后,拿出来了一副日本地图给我们指哪块代表哪里,来自哪里。由于上菜之间有间隔,我就观察旁边的四个人,我觉得最有趣的还是旁边的大叔和OL风妹子,听不懂他们在谈什么,大概是大叔在讲自己的过往或者工作,妹子在听。不知道是因为辈分原因还是日本的男尊女卑原因,还是都有原因,大叔动筷子,妹子就会跟着动,大叔把碟子里的东西吃完,妹子才会跟着吃完。我当时就跟旁边的大狮子说,要不要将来我也这样,你不动我不吃,你不吃完我也留一口,让你充分体会到尊重和仰慕,他说:亲爱的,你看下雨了又没打伞脑子进水了吧~

最后一天定在了大阪环球影城。作为都不敢坐过山车的我俩,最大的乐趣就是站在呼啸而过的过山车下面,仰着脸看头顶上的过山车上的人各种各样惊恐的表情,听着他们撕心裂肺的叫声,然后庆幸自己站在结结实实的地面上,我知道,这真的是一种恶趣味。我们喝黄油啤酒,吃冻芒果,去jump shop买各种动漫周边和手办来冲淡即将面临的的分别的伤感。

每本旅行游记都会写到旅行对于每个人的意义,这些意义对于我同样适用。和大狮子在机场分别的时候,我突然对于自己未来的生活有了规划,我希望将来可以在机场工作,都市的人们对于日常的生活司空见惯,过于麻木,机场是个鲜活的地方,有太多相聚和分离,可以提醒我幸福来之不易,要珍惜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