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苏东坡传》后感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苏东坡传》后感

作者: 万里挑一魂 | 来源:发表于2022-10-04 10:26 被阅读0次

       

      这本《苏东坡传》在我的床头柜上已放了半月有余,借国庆小长假得空,终将其读完。在书的封皮上,有这样的一句话: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如今想来,当时买书时,正是被这句话吸引,读后更觉,人生海海,人心浮躁,我们不妨读一读《苏东坡传》。

      对苏轼最初的认识源于他的诗词。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后,接触更多的是课本上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每解读一次,对其敬仰便增之几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一首深情款款的离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一副风光旖旎的画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一句平淡而朴实的祝愿,“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一股与天命搏击的豪气,还有那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一生旷达与明净的态度。在诗词里,我崇拜这位“风流千古冠九州”的大文豪!

      谈及东坡,我总有一种亲近之感,并不觉得他高大渺远,幽深莫测。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食万家菜、赏万家画。他似乎就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所读的书中、在我们行走的路上、在我品尝美酒佳肴的酒盏间,在我们鉴赏书画的艺廊里;他就像是一位知己,平易可亲、幽默风趣。苏东坡不仅具有深厚、广博、诙谐、旷达的心智,更可贵的是他拥有一颗纯粹、不老的、对外界事物充满热情和好奇、看世间一切都美的赤子之心。

      读了月如钩的这本《苏东坡传》,我对苏轼的了解更深刻了些,本书以严谨又不失风趣的文字,分两部分对苏东坡的生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上部分讲述了年少轻狂的苏东坡,路顺畅,文章引经据典,才华横溢,让我看到了苏东坡涉世不深、满脑子理想主义的书生形象;下部分讲“乌台诗案”后,苏东坡被谪三州,他以儒家思想正视人生,以道家思想简化人生,以佛教思想看淡人生,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做到了入世又出世,既接受现实,又超然物外,总能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让我看到的是苏轼虚怀若谷、刚毅坚强的大丈夫形象。

      置身官场,襟抱苍生,怎奈命运更迭,半世漂泊,正如苏轼对自己一生的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即使世事沧桑、一生波折他也永远保持着一颗乐观豁达的心。在品读苏东坡生平的时候,我竟有一种幻想,我想打开时空的隧道,穿越去那个朝政腐败、时局动荡的宋朝逛一逛,与东坡结交,成为他的知己好友,走进苏轼的生活,相同他一起经历浮沉的人生。亦或带他来到现代生活,以他的天赋和才华,定会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文豪;以眉山东坡酒和东坡肉受欢迎度来看,他也可以是一位厨艺高超的美食家;或许他更适合做一名旅游达人,“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蓑笠翁”身影,是那么潇洒;若他未厌倦仕途,更适合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好官,曾经“浚河治湖显奇效,抢购食粮防饥荒”的功业,即可证明他具有爱国泽民的意志。无论古往今朝,我相信,苏轼都能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活出了自我,活得有姿态。

    如果有人让我给他推荐一本人物传记,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苏东坡的传记,他那飘逸雄健的文字、傲然于世的胸怀、随缘通达的心性,都在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困境,坚信生活的美好,未来亦可期。这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人生态度,应该成为很多人的指路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蓑烟雨任平生——读《苏东坡传》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uy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