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精进·自律《人生感悟ABC》
致21岁的自己:每一次经历,都是漫向“不惑”的过程

致21岁的自己:每一次经历,都是漫向“不惑”的过程

作者: 人生一趟 | 来源:发表于2020-08-04 23:49 被阅读0次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写过一句话: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我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同样正值二十一岁的我,羽翼未丰,但却含苞待放。

幼稚的初衷已不复存在,如今我漫步于人生这条道上,路上遇到的每一次经历,都是我蜕变成长、坚定信念、漫向“不惑”的过程。

一、备战高考之路:意志的蜕变

家中世代都以“读书是出路”为教育方针,从小我便认为“成绩好才能博人喜欢”,于是在小学整个阶段都是名列前茅。然而,在小升初的考试中,我因差0.5分未能进重点中学,而去了普通中学。

普通中学管理的松散、学生的叛逆使我深受影响。九科成绩相加起来仅四百分令父母对我极为失望,甚至扬言我绝对考不上高中……生性不服输的我,硬是证明给了他们看我能够做到。

上高中后,成绩也一直不理想,全校排名800多,自己却毫无焦虑感,直到看到了班主任对我的寄语:你很聪明,从你身上我看到了无限活力!可是,活力总会在过度玩乐中一点点消散。尝试着将你的满腔热情运用在学习中,克服懒惰,老师静等你的蜕变。

自从那时,我便知: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拉开距离的契机。

我开始各种恶补学科知识,别人在吃晚饭,我已开始在去学校的路上;别人一下早读课就趴下,我正慢慢站起来清醒放松;别人害怕老师的责骂,我期待着老师对我的评价。我从普通班的学渣变成了数一数二的学霸,曾经认识我的同学说:她是作弊进去这个考场的吧。

他人的质疑、曾经朋友的疏远,都影响不到我势必要突破自己的决心。我割舍自己的不良习惯、割舍道不同的朋友、割舍自己的傲气,竟看到了前方有如此多的人在等待着我的成长。

意志引人入坦途。尽管备考之路艰辛,但我从中磨炼了自己的意志:我知道自己在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什么,我也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才能达到目的。

二、揭开原生家庭伤疤:勇气的蜕变

从小父亲便对我严厉,只要一听到他的大嗓门,无论说什么,我都下意识就哭起来。没错,我是在父亲的“否定”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从小到大,我只记得考得好才能让父亲开心,而父亲极少鼓励或是夸赞过我一句。于是,我的性格中深藏着“胆小”这一特点。

因大学所学专业是“学前教育”,它让我接触到了教育背后的思维,我踏上了揭开原生家庭的面纱之路。其中,阅读教育和心理学书籍带给了我最多藉慰,它让我明白:我们不是不能改变,而是缺少改变的“勇气”。

正如,能够决定你的,30%是事情本身,70%是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于是,我直面原生家庭带给我的性格缺陷,“胆小”的性格在另一方面却让我更把握能够尝试的机会。在介绍或回答问题中,我勇于争做第一人,即使说话颤抖但也努力克服;在小组合作中,我以自己的能力多次担任主持大局的一人;在与父母的相处中,我把握与他们交谈的机会,用温和的语气输出我的价值观。

胆小二字,在我身上不是贬义词,它更像是我冲刺前的发令枪,逼我不断去经历、去提升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因为有勇气,我接受事实,主动拥抱自己的家庭;因为有勇气,我调整心态,将缺陷视为潜力;因为有勇气,我以更开放的视角看待未来,告诫自己必定要给自己孩子“合适”的爱。

三、大学从业经历:行动的蜕变

《百岁人生》一书中提到:通过生产来学习,如果老希望什么都学会了,你才能去创造,去干活,那么你永远都处在学生的那个阶段,不可能真正地学会一件事。

虽然还没有自己专业上的标签,但这并不妨碍我去经历、去磨炼自我。勇气赋予了我不断去尝试、改变自己的信心,在大学生活中,我不甘只当个“学术派”,我更希望自己能成为“行动派”,而不只在大学校园内安逸的生活。

我的第一次从业经历,便是与专业相关的教育事业。在经过笔试、面试后,我成功当上了一所教育机构的文科老师。任职容易,称职难。在完成每天的专业学习后,室友们该吃吃、该睡睡,而我则继续马不停蹄地写教案,对着镜子试讲………所幸表达能力有优势,且教态也温柔,很快便熟能生巧,学生们也都非常喜欢我的教育方式。

实践使我快速成长,我需不断琢磨如何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我从只会学,到学后教,教中学。

我的第二次从业经历,是销售早教课程,这一职位为我专业知识的运用提供了机会。偶有一次,一位顾客拒绝了同事的销售,却在与我的交流中表明了可以尝试早教。在这份工作中,我的沟通能力显而易见的提高、对人物画像也有了一定的洞察力,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幼儿教育的市场。

在室友眼里,我是平日早出晚归,周末便直接消失的人。大学里,最忌的便是不敢跳出舒适圈,不去实践。

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行动更重要、更珍奇了。无论是教育、或是销售,都赢在主动、赢在真诚、赢在专业,它们带给了我行动上的蜕变。

四、加入写作训练营:认知的蜕变

自己与写作的渊源不浅,高中时写的期末总结,被老师叫上讲台做发言代表;作文多次被老师公开朗读;大学时,语文素养得到专业教师的认可。虽有骄傲,但却从未肯定过自己的写作水平,只是将写作这颗种子埋在心底。

直到加入7天共读写作营,参加了22天写作训练营,我才真正走上了探寻写作的这条路。在了解了先完成、后完美的理念、深化了写作即修行的观念后,我的内心,像有一只鸟儿在飞。

而写作,就是牵引着我飞翔的那根线。

写作,让我拥有了目标感、价值感。一想到我能写作、我爱写作,二十岁的人生便不惑。

在22天中,我认识到了不同行业的人、见识到了大家的专业能力、看到了同学们的优质金句与文章,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22天里,被365平台的每一个小伙伴、老师们的学习热情和利他心深深感染着!

在22天里,我深刻地意识到写作是梳理语言逻辑的最好工具,是提升语言感染力的助手!我也可以大胆地将自己的文章分享给好友看,获得了好友的信任;我也可以大胆地用文字来表达我内心的想法,增加与他人的共鸣;我也可以大胆地去经历、去交流、去说出我在写作,坚定写作对于我的价值。

通过写作,我知道了生活中每一处细节都可以被感知、每一句观念背后都值得思考、每一次文章的修改都是重生。写作不再是艰难的事情,它可以帮助我们修炼心性、增加财富、提升影响力,在写作中蜕变。

写在最后

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是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人生,就是在漫步过程中得到滋养,在经历的过程中不断追寻自我、走向“不惑”的境界。

蜕变的过程虽然很痛苦,但每一次的蜕变后都会有成长的惊喜,相信自己,静待花开。

相关文章

  • 致21岁的自己:每一次经历,都是漫向“不惑”的过程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写过一句话: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我想吃,还想在一瞬间...

  • 致不惑的自己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岁月不居,时光无痕;俯仰之间,已至不惑!...

  • 熊孩子的演出感受

    每一次的经历就是最好的成长,无论经历后的结果如何那都是他人无法取代的过程。每一次你都是紧张,虽尽力准备但也许会有或...

  • 随笔

    “人生就是不断向故友告别,再不断与新人相见的过程。我们经历的每个人、每件事、每一次喜悦与伤痛,都是成就我们本身的一...

  • 致年近不惑的自己

    亲爱的: 见信悦! 最近好吗?是不是比以前更加温和淡定了?还是经常被孩子弄得抓狂?现在的工作怎么样了?是你...

  • 新一轮挑战

    人生处处都是挑战,每一次挑战都是战胜自己的过程。 ——题记 这次的...

  • 21天思维导图打卡 Day9

    每一次思维导图都是和自己深度对话的过程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的田野(3)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个阶段,每一次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次蜕变,每一次的蜕变必定经历了其他人无法理解的痛苦,过程...

  • 致,年已不惑的自己

    人到中年,对生活已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该拥有的就放弃,已经拥有的就珍惜,因为生活已经容不得我们再去挥霍了! 东流逝...

  • Day04 任务主题

    CHECK DAY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一次思考和总结,都是对自己的学习经历挖矿和提炼的过程。转眼间大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21岁的自己:每一次经历,都是漫向“不惑”的过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wg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