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儿童教育幼儿教育教育-家庭篇
别在朋友圈里“杀死了”你的孩子

别在朋友圈里“杀死了”你的孩子

作者: 漫界 | 来源:发表于2017-12-13 09:29 被阅读5次

文 | 木木

来源 | 有书

做妈妈这件事情,从来就不需要外人的认可,那一声“妈妈”,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

1

朋友娜娜这几天可算是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某种概率性的、只在朋友圈里被称为案例的故事,竟然活久见地发生在了自己身上。

是的,她的孩子差点被绑架!

娜娜有一对女儿,大的八岁,小的五岁,长得都是乖巧玲珑,非常可人。这一对女儿是家人的掌上明珠,更是娜娜的心头宝贝。

从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开始,娜娜便记录下了她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后来有了微信,朋友圈便成了她晒娃的公共平台。

朋友之间,不用联系,在朋友圈就能知道她家的近况:

她和两个女儿去了趟泰国,她去参加了大女儿的家长会,她组织了小女儿的生日party。以及孩子们的兴趣班,孩子们的成绩单……甚至连孩子们的姓名、班级、学校、兴趣爱好、特长、口味都赫然在列。

那个周末,娜娜照例带孩子去商场购物,自然是一边在各个精品店里逛,一边在朋友圈里秀出嘟嘴卖萌的漂亮照片,逛完精品店,三人找了一家特色小店,准备吃饭。

这时,一个电话打来,对方急迫地让她下楼挪车。

娜娜离开前,再三交待姐姐照顾好妹妹,在妈妈回来之前,千万不要离开。

正如我们平时常见的套路,娜娜前脚刚走,后脚就进来一个中年妇女,自来熟地同两个女孩套近乎,熟络地喊出她们的名字,称自己是她们妈妈的中学同学,刚刚在楼底下碰到,上来接她们一起去游乐园玩。

为了博得信任,还报出了孩子们的生日、学校、小区、兴趣爱好、最近的行程等诸多细节信息。其中自然是有无数的圈套,最后,两个孩子欢欢喜喜地跟着她走了。

发现孩子丢了以后,娜娜如疯了一般,在商场里痛哭,几度晕厥过去,最后在商场管理人员的帮助下,报警,查看监控,封锁道路。

最后有惊无险,两个孩子在一个废弃的工厂被找回。但这段被掳走的经历给两个孩子造成的阴影,估计一生也难以忘记。

案件的侦破也没有太多的悬念,这就是一个分工细致的团队作案,他们从娜娜晒出的照片中,一眼就看中了她的宝马5系座驾,由此判断这是一个财务状况还不错的家庭。

于是长久地潜伏在了她的朋友圈里,从她的晒娃照片中,获取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再根据朋友圈的定位地址,对她们进行跟踪。犯罪分子蓄谋已久,这才有了之前的惊魂一幕。

娜娜在给我讲述这件事情的时候,还处于受创伤后的应激状态,几度失控大哭。

而后,又如祥林嫂般絮絮叨叨:“我只是想分享下孩子的照片,怎么就被坏人盯上了呢?我真是没用,差点害了自己的孩子。”

心理学上有个定律叫墨菲定律,意思是说,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晒娃有风险,可这事纵使警方发过再多的提醒,我们自己也知道风险的存在,仍会有人认为这倒霉事儿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意孤行地晒。

可是,你真的忍心在你的朋友圈,亲手害了自己的孩子吗?

有人会说,还不是因为那些妈妈没有给自己孩子做好安全教育,我们家娃娃从小被我教导得很好,这种事肯定不会发生。

但是别忘了,你有多高估孩子们的应变能力,就有多低估专业犯罪人员的智商。

每当出现孩子被伤害事件时,我们都会把锅推给“教育”二字,认为是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做得不够好,认为给予孩子足够的培训就好了。

可是,一个成年人面对精心设计的骗局,尚且不能识别,更何况是那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孩子们,他们能有多少谋略和胆识?

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的双手,把我们的孩子一步步推向了危险的深渊。

2

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我们都成了超级爱晒孩子的好妈妈。

宝宝哭了,睡了,拉了,高了,美了,会走路了,会叫爸爸妈妈了;上学了,上台了,上光荣榜了,上领奖台了……

这是一个全民在朋友圈求抱抱,求赞同,求表扬,求认可的时代,不知从何时开始,育儿已经变成了一场全民朋友圈求点赞的狂欢。

一时间,朋友圈里的好妈妈最多。

孩子在你眼里是个宝,说啥做啥都是那么可爱,成长的每一步都那么有意义,但是,除了那些真正关心在乎你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宝宝的表现赞叹不已。

而毫无防备地把一些隐私暴露在陌生人面前,让孩子置身于潜在的危险之中,可能会酿成超乎我们想象的后果。

为了孩子的安全,请谨慎晒娃,也请少花一点时间在朋友圈,给孩子多一些高质量的陪伴吧。

一位妈妈拍下孩子堆乐高的背影,放到朋友圈,配上描述:“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无论多忙,只为好好陪你!”

这条朋友圈获得了49个赞和14条回复,她觉得自己真的是个好妈妈。

然而,在陪孩子的两个小时里,她所有的关注点,都在那个红色小圆圈里变化的数字上。随时翻看,谁在点赞,有没有新的回复,然后忙不迭地同大家热情答谢。

而也在这两小时里,她拒绝了孩子12次一起堆乐高的苦苦哀求,无视了孩子35次渴望的小眼神。

孩子想不通妈妈为什么总是同手机那么亲,她当然更不会知道,妈妈已经在朋友圈的万众瞩目中陪过她了。

3

上周末跟一位许久不联系的朋友吃饭,我与她的孩子已经有近三年的时间未见面。

记忆中还是个顽皮的小男孩,已经长成彬彬有礼的儒雅小绅士。

只是在上小学五年级的他,已会在进门的时候为我扶门,点菜的时候充分照顾我的口味,会贴心地为我推荐八分熟的牛排,还会对上菜的服务员认真地说谢谢……

在我跟朋友聊天的过程中,他会很适宜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对时事也有自己独到而睿智的见解,很让我刮目相看。

在与朋友的闲聊中才知道,这个孩子获得过全国作文比赛一等奖,全国跆拳道比赛金奖。

在过去的几年里,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中国以及 7个海外国家。

听他娓娓道来旅行的沿途见闻和趣事,活脱脱就是一本行走的地理书,我这个成年人真是相形见绌。

我惊异于她孩子的优秀,更惊异于这些年从来就不知道她的孩子如此优秀。

她自己很少更新朋友圈,更是几乎从来没有在她的朋友圈里放过任何有关孩子的信息。

面对我的疑惑,朋友淡淡地说:“这没什么好稀奇的,我只是觉得生活是自己的,别人的认可与不认可都与我无关。我们的陪伴,从来就不在朋友圈里!

现在的朋友圈,早已不仅仅是亲朋好友的熟人圈了,各种各样的人向我们蜂拥而至,联系人名单慢慢变长,我们越来越难把昵称头像和真人对上号。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那些令你放声高歌的事,也许在别人那里只是“不过如此”。

朋友圈里的认同,大抵上都只是在收到别人点赞的时候,生出一丝“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在关注我”的慰藉。

可是人类社会本身就是由各种真实的关系构筑而成,我们身处其中,累并享受着。

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这场母子相伴,有一粥一饭的烟火气息,也有着一花一世界的精神交流,我们用我们的陪伴,目送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

做妈妈这件事情,从来就不需要外人的认可,那一声“妈”,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

相关文章

  • 别在朋友圈里“杀死了”你的孩子

    文 | 木木 来源 | 有书 做妈妈这件事情,从来就不需要外人的认可,那一声“妈妈”,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 1 ...

  • 别在朋友圈里炫耀你的甜!

    《一年顶十年》中说道: 在一些场合,与其讲自己人生的各种甜,倒不如适当的诉说苦。 对于这个观点,我想展开来说一说。...

  • 别在朋友圈里丢失了朋友

    有人说:“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就是和别人失去联系。” 任何关系都需要人耗费精力去维护,才能让关系持久。一旦你...

  • 【美好的“回忆杀”——世俗百态613】

    【美好的“回忆杀”——世俗百态613】 最近偶尔在朋友圈里,看到个网络新词“回忆杀”;最近我在朋友圈里随意...

  • 别在朋友圈里秀努力

    01 朋友圈,其实就像是每个人的小展台,展出自己生活里的特制品。 每个人都想把最美好的一面通过这个小小的秀台展现出...

  • 朋友圈里的那个我,死了

    我关闭了朋友圈。 对,你没有看错,曾经是朋友圈刷屏狂魔的豌豆花,她关闭了自己的朋友圈,也许是永久性的。 起初以为,...

  • 别在微信朋友圈里暴露你的EQ

    发微信朋友圈,就像在公开个人日记。因为,那里记录着个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有人分享开心的快事,有人吐槽不爽的情绪。...

  • 别在微信朋友圈里暴露你的EQ

    文/张西影 发微信朋友圈,就像在公开个人日记。因为,那里记录着个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有人分享开心的快事,有人吐槽...

  • 拜托!别在朋友圈里裸奔了!

    三八女神节刚过,终于可以消停 一下!在节日的前两天,我手机微信里收到了铺天盖地的群发祝福+广告!我没有时间一一回应...

  • 别在朋友圈里发牢骚 - 草稿

    今天下午下班的时候,同事小杨更新了一条朋友圈,内容大致是说今天的工作不顺心什么的,而且所有同事都看得见。但是大家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在朋友圈里“杀死了”你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xa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