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京一年》,知道了书还有这种写法。这只能说,我对书的理解,还很浮浅,印象里的书,都是用正儿八经的态度说点什么,或者讲个故事,连笑话也不例外。一旦文字要以书的形式见人,不管营造的是什么氛围,如同当众讲话,与听众无关,一些话就要被收敛起来,情绪做不到和自己对话一样。人思考时是不断在跟自己对话的,只不过省略了语言这一步,思想不用被语言抬出来透一下空气,动作在头脑里就直接完成了。
公开发表日记,应该是不好写的,普通人每天的生活是按部就班的,活动少有不同的地方。外部活动的单调,也会体现在思想活动上,也许这也是很多人不写日记的原因,实在找不到什么值得被记录的事情,也许只因为每天的生活足够不同,才有了值得说的地方。我有时不清楚,在工作状态里的人,和时间自由的时候对比,应该是有更多思想活动的,办公室里的每时每刻,虽是在处理公事,所见所闻必然比其它地方丰富许多,奇怪的是,工作中的人,似乎不太愿意记录回顾这些,也许工作本来是件不值得高兴的事,一回家,都希望快点忘掉白天发生了什么。
离开朝九晚五的工作状态,时间好像被还给了自己,每一分一秒,都由自己主动安排,这让所思所想不一样了,如果是有写日记习惯的人,是会把写作时思考的习惯延续到生活里的。至少我有时是这样的,不过我不希望这事成为种强迫症,对我来说最好的状态,不写作的时候完全忘记自己还写作,写作的时候又能有丰富的思考。
把日记出版,内容必是不空洞的,篇幅也不同,有的长有的却十分短。如果把这样一件事交给我来做,让我去某地生活一年之后,出版这一年里的日记,我会有些为难,不确定能不能完成。我首先不确定的是能够把每天的生活安排好这件事,除了日常的饮食起居,再要安排别的事情,保证每天不重样,还能对思想有影响的,这已经是不小的难度,我是没有这样生活习惯的人,宅起来甚至可以好几天不出门,最自然的状态,反而是不刻意安排什么事情。不过,能有很多时间和心情来读书,也是不错的,对人来说,书本是最简单便捷的,能影响思维的东西,换做是现实中见闻,要达到书本中的丰富程度,各方面都是要很大的消耗的。
还记得我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模仿着微博上一个影评者的语言,写了段一两句话的评论,当时觉得十分了得,没想到我还能写出这样的话来。回顾起来,对自己这行为竟有一点点厌恶,人的一些弱点自己是不知道的,知道了也就不会那么做了。如果做的时候有过犹豫,觉得有些不妥,但还是那么做了,那就是有意识的犯错,是不知道自己价值观出问题了,这看起来更严重一些。虽说不是件影响很大的事,遇到不一样的事时,结果还真不好说了。
每想到这些,是会汗流浃背的,生活里还有多少错,是在不察觉的情况下犯下,被旁观者看在眼里的,如同现在的我。谈话做事,如果有从一而终的价值观,必不会犹豫,只有内心起冲突的时候,行为看起来才是瞻前顾后、有所顾忌的。比如,说谎不觉得羞耻,和觉得羞耻却依然说谎,后面一种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自责情绪会更强烈,这意味着一种不自由,做出与价值观相违背的行为来,一定是在跟某个或者某些对象妥协吧,还有什么事情是比自我更重要,需要妥协的呢,这实际还是种无知,有自己没有认识到的事情在决定着行动,这是让人担忧的,我在明处,缺点在暗处,它决定着我的方方面面。
今天和好久不见的朋友吃饭,竟不觉得一点生疏,虽然在一个城市,平日里的互动,只在一条条微信消息里,见面之后就立马生动起来,这也说明,交情这事,真是发生在思想里的。如果跟十分亲密的人相处,最好的状态也不是形影不离,而是保持一段合适的距离,对方的一举一动不去干预,却又互相看在眼里,这对人只能保持孤立的精神世界,是一种极大的补充。
还知道了,人的相貌也许会因为生活状态的改变发生很大的变化,自己却不察觉。所见所闻与之前完全不一样了,人又时刻脱离不了外界的影响,人的生理外貌由基因决定,并不容易改变,熟悉的人能察觉一点的,也许内心世界的变化已经是天翻地覆了。难怪生活中有这样那样的类似现象:长时间阅读能够改变相貌,一些相处很好的夫妻,面貌也能变得相似,这些都是思想上的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