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这样的标题,老朋友说:“可怕的字眼,不想承认”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我,还是她,亦或是身边的人,都或深或浅的感受到父母的催婚,催生,还有各种农村陋习!面对这样的说辞,结果无非两种(赞同和反对)赞同的理由①父母都是为子女好。。。这个理由本身没毛病,但由此引发的行为却是值得商榷的!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父母眼中的好未必是子女以为的好!理由②对于婚姻,好像越早嫁出去越有优势!嫁出去就一定是mission completed 了么?婚姻不管对于男人或女人,都是人生的一次赌注,再权衡都不为过!因为当一个女生 say “I do”,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我爱你,想和你永远在一起!试想她没有完全做好思想的平衡和内心的决定之前,被这些所谓的舆论影响了她这一生最重要的一次判断,婚后如果幸福的在一起那还算圆满,万一在N年后不幸发现自己选错了,后悔了,以离婚收场,可想而知又会听到另一种舆论的声音“好可惜,不是挺好的嘛”或者“不要要求太高,要学会珍惜”除了父母外,所有的人都有恃无恐,因为这不是他们的生活,他们只会咀嚼谁和谁在一起了,谁和谁又分开了。。。。而其中的心酸和无奈只能留给当事人品尝。虽然不是最终那个做决定的人,但那些催早结婚的人难道不是制造悲剧的帮凶么!理由③女孩年龄越大越贬值 这个理由存在地区差异性,直白的说就是越大的城市往往年龄越大越吃香,因为她们经济独立,思考也更加成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的另一半是怎么样的。
至于反对的理由我就不说了,能理解反对立场的自然能说出反对的理由!结合我自己的情况,我可以说说如何面对父母的不理解!我们虽然领证了,但在我父母的眼里还是没嫁出去的女儿,和我同龄的表亲也是这么认为的,很可怕的观念。。他们判断结婚与否的唯一条件就是有无办酒席!我可以理解为他们要面子,讲排场!说不恨我爸妈是假的,按照他们的逻辑我要为没办酒席付出太多太多的经济成本!他们似乎不考虑我们在杭州的生存压力~就是这些想法上的冲突让我越来越不想回家,而这些年也和他们争吵过无数次,而今年我没有和他们吵,随他们怎么说,我听着就好,忍着就行!至于怎么做,那是我的事,在这点上,我想通了,与其和他们争吵还不如内心强大些!有时候人还是自私点好,顾忌太多,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最后再说说彩礼问题,有些人认为彩礼是衡量婆家尊重与否的关键!没有彩礼(或少的彩礼)代表婆家不尊重媳妇~这样的结论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彩礼由来。在农耕时代,多一个人口就是多一份生产力!所以婆家要出彩礼作为对女方家的人口补偿!补偿可以有,但超出男方家的经济水平就不应该了!尊重并非靠那沉甸甸的彩礼而是儿媳妇的本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