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228: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在简书上读到谢永红写的一篇谈如何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文章。虽然不是高明的理论,但确实是一些非常地道的教学小技巧。用之,会取得明显的成效。
他讲了六个方面。
1.要抓教学管理。
工厂靠管理出效益,学生靠管理出分数。他为了管理作业,建立作业记录册。
打印好一本作业检查登记表。一张表装下全班,不交作业的,无处遁形。全对的才记,不把题做对,是不行的。
学生自觉认真学习的习惯,要严格督促才能养成。一张表使班上逃作和乱做的学生无处藏身。
真正的关爱在于看似严酷的要求,有时表面的善良实际上是在作恶。
2.尽量一对一当面纠错。
当面纠错,是针对性极强的因材施教,效果特别好。因为学生的错误原因千奇百怪,集体讲解只能解决共性问题。只有面纠才具有针对性。特别是对部分后进生。要抓住边角余料时间做好这件事。当面纠错,个别辅导,才能使学生全部作对。
3.要特别重视朗读
他说班上学生没有低分,与课堂上抽查后进行朗读课文有关。把朗读落到实处,让每一位孩子都能读正确,读通顺。于永正老师认为什么时候学生把课文朗读好了,他的成绩就提上来了。
确实是经验之谈,朗读包含了语文的各种素养。有一个方面不过关,朗读就会出问题。不要小看正确、通顺这两个基本要求,做到确实不易。更不用谈做到有感情的朗读了。
本学期我特别注重朗读,但侧重于方法的训练。下学期要重点给学生时间,重在验收合格。要重视检查的效率。
4.上课质量要保证。
其一,要抓能力训练。每一篇课文都要体现完整的阅读过程训练,既要有整体把握,又要有精读感悟,不要随意缺失。确实是,阅读能力的形成,是在一天天的严格训练中才得以形成的。
其二,主要抓关键词语的体会。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中,抓关键词语中体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抓关键句子也是很重要的。
这两点确实是经验之谈,我就是这样干的。注重流程练能力,抓紧关键孔目张。
5.以发表为兴趣驱动力,抓好作文。
以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为指导,办班级作文周报和班级微信号,提供发表机会,调动作文积极性。学生发表了大量的作品。
确实是作文是写给人看的,不解决交流的问题,作文就难以提高。下学期一定找来看一看,把班级周报和班级微信号办起来。
6.抓课外阅读。
有人曾专门统计过读课外书与语文成绩的关系。证明读得越多,成绩越高。
并举了一个特殊的例子,考试中,3000多名,前17名集中在一个班上。老师讲课水平不高,作业是少量的练习题,外加天天看课外书和写日记。
高水平的读写能力,只能在海量的读写中练成。疯狂的刷卷子,只能练成高超的应试能力。只读课本上的文章,只写课本上的作文,只能学会基本方法,具备基本能力。
但千万不能把海量读写搞成作业化,应该以兴趣为先导,采取各种有趣的方法。这学期重视了大量读写,但是方法不活,要改进。
最后,整理一下关键词:记录、面批、朗读、上课、发表、读写,如果把每一方面都展开来讲,都可以讲得很长,都能与那些高深的教学理论联系起来。因为有效的教学技巧背后,就是教学理论的综合运用。但大道至简,记住简单的框架更便于运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