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见到曾统义是在李文家里。
我和小熊正在了解晒谷子的李文的家庭情况,看见一位两只裤管挽得高低不一的中年农民捧着一大碗稀饭边喝边朝我们走过来。
我大声和他打招呼:“老乡你好,现在才吃早饭啊?”
“现在正是吃早饭的时候咧,”他笑着说,似乎又想解释一下,“才从田里回来哒”。说话间已经走到我们跟前,他用筷子从稀饭里拨弄起一个拨了的蛋啃了一口,问我们,“你们是做啥子的哇?”
李文向我们介绍说,“他叫曾统义。”
我连忙告诉他,“哦,老曾,我们是XXX驻枫木垭村工作队的,我姓侯,这位是小熊。”我好奇的问他,“老曾你住哪里?咋个吃着饭跑到别人家里来了?”
“嗨,邻居得嘛,”老曾不以为然的说,并把筷子向身后一指,“我就住在这后边,又不远。听到你们说得闹热,就跑过来看看。”
“那,我们去你家看看?”我赶紧接过话来。
“看看就看看,走嘛,”他爽快地答应,然后端着碗边吃边走在前面带路。
曾统义的家就在李文房子的后边,只是地势高了约三十米左右,沿着一条小水泥路向上,一幢漂亮的小楼房稳稳地耸立在茂密的花果林木间,显得格外干净、整洁,一幅兴旺的样子。
曾统义大声朝着小楼喊,“快搭板凳,客人来了。”
“啥子客人哇?”一位妇女的声音问。我们已经能看到曾统义的老伴正在院坝里拍打黄豆,她一边问一边起身朝我们这边张望,然后从屋里搬出两条长板凳,招呼我们快坐,又抱怨说打黄豆把院子整得脏乱了。
我和小熊坐在院子里,与喝着稀饭的曾统义和他拍打着黄豆的老伴闲聊起来。曾统义虽然看上去50多岁的样子,但实际年龄已经71岁,老两口生了1儿1女,女儿现在在陕西西安市开了一家小超市,儿子是区中学的老师,儿女都早已成家,为他们生了5个孙子,最大的孙女已经读研了。
说起自己的儿子,曾统义有些得意,“哼哼,”他说,“起先,点都不听话,不想读书,成绩稀孬,每次考试在班里吆鸭子,有一天下午,他从学校跑回来告诉我,爸,大家都说我们大兴小学教得孬,我不去读书了。”
我看见曾统义又从稀饭里挑起一个蛋啃了一口,然后继续讲他的故事,“我就给他说,孬?老师教得再孬,也总比不读书的好,你还是要去上学。”
“他说,不去。”
“我问他,真的不去?”
“真的不去。”
“那好,明天就跟我去下地。”
“第二天一早,他还睡得梦里糊涂的,我就把他叫起来了。再次问他,你想好了真的不去上学了?”
“不上学了”。
“那好,我也不勉强你,不上学就跟我去做农活。”
“今天上午挑粪浇园子,你还小,既不要你挑粪也不要你浇园子,你就只跟着我走,我干啥你都只是跟着走。”
“他就跟了我一个上午。”
“吃了午饭,下午,我又给他说,下午挖地。不要你挖地,我挖地的时候,你就站在地边上看我挖地,陪我。”
“嘿嘿,”曾统义把另外半个蛋塞进了嘴里,“才陪了我一天,第二天一早他自己就跑去上学了哒。期末考试,结果考了个全校第一。校长请我去讲话,喊我讲如何培养娃儿的,唉呀,我又没有读过书,能讲啥子话嘛,站在台子上两只腿杆只顾抖......”
听完曾统义教育娃儿的故事,我们对他伸起了大姆指,“老曾,你真是教子有方。还有啥故事,也给我们讲讲?”
他笑了,说,“空了讲空了讲,我的故事还多哟,等空了,我们坐在山上去,给你们讲一天。”
我说,“好,老曾,我们一定找个时间专门来听你的故事。不过,”我装着严肃认真的样子,“我还有个事情想问问你行不行?”
“啥子事情你随便问。”
我说,“你今天早上到底吃了几个蛋啰?”
一听我问的是这个问题,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曾统义的老伴笑着说,“他啊,一顿要吃4个鸡蛋!”
网友评论